第四章 高台(第1 / 2页)
李旦随口问道:“道家修身应该讲究什么?”
“哦?”李隆基忙道,“说来听听。”
司马淡然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王琚沉声道:“殿下是关心则乱,我倒是以为今上不会废您的太子位。”
李旦听罢很是赞同,点点头又问道:“那治理国家和修身有没有道理相通?”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看父皇会怎么应对天象……”李隆基抬起头,目光看着远处。
王琚低声道:“我估计是以防万一,他们也很怕殿下,毕竟您才是名正言顺的人。咱们要做的就是提高警惕,一旦有机会,殿下要当机立断,果断除掉这帮人,否则隐患无穷。”
……确实,李旦登基以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许多人都期待着他做出一种决定。李隆基在期待、太平也在期待。毕竟他才是坐在皇位上的天子,要做什么大事,李旦无疑是最有权力的,可是他总是那样举棋不定。
李隆基又沉吟道:“那太平派人去联络李守礼,究竟是想干什么?”
李旦烦闷之余,去了三清殿。三清殿的道士信奉的是道教,就在大明宫里面,可见地位超然。因为道教是大唐的国教,虽未达到政教合一的程度,但历代皇帝多数都信道教,认为天上有灵霄殿之类的。李旦更是一个道教的忠实信徒,他的很多思想都受道教典籍的影响。
李隆基无不担忧地说道:“如果父皇为了避免天降灾祸,废了我的太子位,太平还犯得着冒险做那些不相干的事么?”
“治理国家和个人修行是一个道理,只要你摒除私心杂念,顺应万事万物的自然状态就好了。”司马承贞张口就说道。
王琚点点头:“大伙私下里都在说这事,岂能不知?虽然薛崇训去幽州的时候,天象尚未发生,但他们确有不轨之心,殿下不可不防!”
或许是因为王琚给的鼓励,李隆基感觉自信渐渐又回来了:天命在我,上天既然要把重任交到我肩上,自然是不会让我这么快就完掉的!
道士们生性淡泊,见到皇帝来也是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见礼之后便各自炼丹,只有得道高士司马承贞陪皇帝说话。
最后那句话倒是深得李隆基之心,李旦的父母已经过世,下面的知父莫若子,父亲的性子李隆基倒是琢磨得明白,正如王琚所说,他的父亲李旦有点胆小怕事。
这个复姓司马的道士吃了很多丹药,还吃过坚硬的鹅卵石,听说快升仙了,李旦也是十分尊重的。
王琚道:“太平势大,不过是因为今上的纵容,但今上是不会动摇殿下的太子地位的,不然朝廷将再次陷入动荡。相比之下,今上更不想让天下动乱,所以他怎么会突然因为灾星就做出废太子这样的大事呢……换句话说,今上登基以来,做过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