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适者生存的心智模式(第2 / 3页)
位于隐私区的事情,例如埋藏于潜意识最深处,过去曾经受到过的伤害、痛苦;员工对领导有意见却不愿找领导当面沟通、对公司的政策极度不满却从不提出等。法律都保护隐私,每个人多少都有些自己不情愿让别人知道的事情。这个是常态,所以也不必担忧什么。
位于潜能区的事情,关于未来和命运,是任何人都不清楚、蕴藏在生命深处最卓越的能量。这个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所以潜能对于当事人和其他人来说都是未知的,所以担忧无处谈起。
位于盲点区的事情,正是一个人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最重要的区域。你身上的某些缺点,对你来说是没有注意到的,但你身边的人却是知道的,只不过别人不愿意也不会告诉你。因为如果别人将我们的盲点告知我们,很可能被误会为言语攻击,引起你的不愉快。我们都想要良师益友,用来指出我们的盲点,当然,我们自己也可以这么做,成为别人的良师益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正是这个道理。多半的“千里马”不清楚自己的能力,而伯乐却能挑出良马,从而让“千里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所以,通过扩大公开区域,减小盲点区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们的能力和素质。那么,为什么要提高我们的能力和素质呢?因为事情是人做出来的,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和以前不同的结果,就要让自己先成为可以做出那个结果的人。
改变从认识自己开始
(1)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什么是“自知”?正确认识评价自身的实力与局限,正确选择力所能及的职位。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自知”似乎仅仅意味着知道自己的不足,总是抱着“自知者明”的教条为自己推脱:“我不行,干不了”“没办法,我就那样”“我没法跟人处好关系,逢谁跟谁吵”……这种种消极言辞,实质上就是一次次无形的自我打击。
在个人发展方面,忽略了自己的短板,蒙住自己的眼睛,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就会导致人生停止不前。只有正视自己的弱点,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周围的环境,才能使自己的心智模式和竞争力不断更新、提升。改变自己从正面自己的缺陷开始,可是如何知道自己的不足呢?
在这里要介绍一个容易发现自我缺陷的工具——约哈利窗(JoHar Window)。
广州市流动人口:约600万
深圳市流动人口:约1200万
随着中国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再加上我国就业形势严峻、房价过高、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原因,在大城市中逐渐出现一个特殊的群体——“蚁族”。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他们聚居在城乡结合部。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之处:高智、弱小、群居。“蚁族”群体在全国已有上百万规模。
蚁族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保健品销售、电子商务销售、电话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蚁族们大多数身处成立不久的中小企业,平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没有基本社会保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
公开区: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即别人知道、我也知道的部分。比如,学历、长相、肤色、高矮胖瘦、性别等。
盲点区:别人知道我却不知道的部分。如自己不知道的缺点或优点、自己的局限等。不借助镜子,你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长什么样,然而其他人却能看见。
隐私区:别人不知道但我自己知道的部分。如发生在自己生活中不为人知、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一些事件或秘密。
潜能区:别人不知道我也不知道的部分。如你将来能取得怎样的成就,未来所释放出的光彩与能量,在这个项目中你将要做出的成绩与贡献等。
位于公开区的事情,是最不需要担心的事情。因为你每天照镜子时都能看见。反正大家都知道,你也心知肚明,所以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也许你正是城市中蚁族的一员,拿着不高的工资,基本没有保险和福利,租着便宜、简陋的民房。“天之骄子”的光环早已不再,你有的只是令人堪忧的现状、年轻脆弱的心灵以及无法释怀的青春梦想……
(2)职场不相信眼泪
职场带来的挫折和眼泪,全世界的任何一家公司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希望你在擦干眼泪之后,打开你畏缩的心灵,理性地看待职场环境。眼泪可以为你的成长洗礼,但却不能成为你获得同情的道具。职场不相信眼泪,职场也不需要眼泪,这是迈入职场不久、处于生活挣扎层面的职场蚁族们学到的生存第一课。
自从你离开象牙塔进入职场,理想的温情主义开始褪色,生活显示出残酷的一面:职场人际关系似乎无比复杂,利益的斗争无休无止,永远看不透的办公室政治让你身心俱疲;自己感兴趣的技术专长无处发挥,为了生计不得不去做自己完全不喜欢的工作;工作无休无止,加班一轮又一轮,更令人痛苦的是自己似乎看不到奋斗的价值所在。这正是无数的职场蚁族们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尽管拥有一定的教育经历、不错的专业知识背景,但在浩淼如海的职场中,蚁族们却只能在底层浮沉,难以浮出水面。
不必抱怨,快乐工作。每个人都是在挫折与痛苦的摸索中成长。从离开校园踏入职场的那一刻开始,蚁族们就应该抱定迎接打击的心态——与真理越辩越明一样,职业的发展方向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受挫、反思之中,渐渐清晰起来。在受挫之后,你能否坚定目标、不放弃前进的努力,这将决定你下一步的职场命运。这就是同样身为蚁族,但有的很快能跳越这个阶层进入更高发展层面,而有的人则始终原地踏步的原因。但是要记住,我们一点都不可怜,至少我们还有一个梦,一个在不远将来的快乐之梦。哭完之后,仍然还是要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