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23节(第2 / 5页)
而这次,背诵出现错误的蒙童人数更多,足足有五位。算上之前背诵《中庸》《论语》没让出列的,一共有八位。
何似飞放轻了呼吸,等待教谕的下一步指令。
果不其然,教谕点了何似飞这一列的最后一个学生,说:“从你开始,将你方才背诵过的四书中的片段重复一遍,并描述其大意。”
四书,便是方才考教过的那四本。
此学生大脑一片空白,只记得自己最后背诵完的《孟子》的片段,此前三本的片段皆不记得,就连大意也说的磕磕绊绊。
他在得知县学招收蒙童的消息后,已经拼尽全力去学习、背书,但时间还是太短了。不能拜师余老的话,他也会选择走另一条大部分书生都会走的路。
果不其然,教谕让大家背诵的第二个是《中庸》,而且还专程跳过了此书中流传最广、学生背诵最多的一些片段。
在场其他学生虽偶有磕绊,但皆可背出,只有在轮到何似飞时卡了壳。
在场二十三位蒙童背诵完毕,何似飞觉得自己可以走出学堂了。
他是真的没背过这本,对比起在场的其他蒙童,让他出列,何似飞心服口服。
何似飞耳边似乎响起高成安和陈云尚此前对县学招收蒙童风声的评价——
“招收蒙童,那要如何评判并筛选学生?四书五经,只要学过的,大家基本上都能背诵了。只是看学习进度问题,可这说明不了什么。”
那么,教谕让《大学》都没背过的蒙童出列,而没让后面三本书没背过的蒙童出列,似乎就有了解释。
毕竟在场蒙童因为年纪不等,学习进度肯定有区别。
就在他脚步微动,准备一步跨出的时候,台上的教谕开了口,却不是点何似飞的名字,而是起了《论语》的头,让大家按照之前的次序,顺着往下背。
同之前的评估方法一样,每个人背诵几句,但教谕若是不说停,此人便不能停下,因此,后面的人也不能提前准备自己该背诵的段落。
这个何似飞是背完了的,他没打一个磕绊的背诵下来。但有两位蒙童不知是出于紧张还是其他缘故,再次背串了。
同样的,教谕还是没有让他们出列,只是考教了《孟子》。
这回何似飞运气好,轮到他背诵的段落正好是上辈子默写过的,他不出意外的流利背诵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