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的红包群 第106节(第2 / 4页)
杨廷和和英国公听到太子的话,心中松了一口气,不是朝中又起什么战事或是有地方出现灾情就好,不过看着的脸色,他们也清楚太子为什么生气,二皇子将主意打到了未来太子妃的头上,依照太子对永嘉郡主的重视,有如此怒气也属正常。
比起英国公和薛夷光相处不多,杨廷和对于薛夷光那是极为熟悉的,他倒是半点也不担心地笑道:“以郡主的本事,二皇子的人恐怕是铩羽而归,估计一点好儿都讨不到吧。”到底是太子教养长大的人,虽是姑娘,但杨廷和很清楚永嘉郡主的手腕那是男子也比不上的,就连他悉心教养的孙子也比不上。
太子听到点头,“永嘉自是不会输给这几个小人。”太子直接将李兆等人定性为小人,在太子看来不凭着自己本事,却嫉妒女子才情的男子让人瞧不上眼,一点心胸都没有,与小人无异,至于太子口中的小人保护包括这背后的指使者二皇子,不管是杨廷和还是英国公都不在意,因为二皇子确实不是光明磊落之人。
自来到苏州后,太子一年四季节礼一次都不曾落下,除去各种节礼外,太子还经常找各种理由给女儿送东西,她敢说女儿虽不在京都,但是这上贡的好东西却是一点都没少得。当然除去这些表面的东西外,太子每个十日必会让人来送信,每次还会捎来女儿喜欢的东西,比如京都新出精巧玩意儿,甚至还将女儿最喜欢的糕点的厨子也送了过来。
这般态度,可见是将女儿放在心尖上了。如此,她的心放下了一半儿,至于另一半儿,那是每个母亲对女儿永远的担忧。
另一边,太子收到了薛夷光的信后,漫不经心地敲击着桌子,眼中闪过厉色。他本来还想要老二多蹦跶一段时间,但是既然老二这么想要送死,将主意打到了阿瑶身上,他倒是也不介意让这个过程快点。
第248章 出手
二皇子在朝堂之上一直挑衅太子, 但是太子对此并不在意,因为在太子眼中,从未将二皇子当作过对手, 二皇子在太子眼中也只是他铲除掉齐国公府等阻碍他变法之人的一颗棋子而已。
“郑太太是什么打算,她想要阿彤成婚,从此在家相夫教子,还是继续科举?”薛夷光不动声色地问道。
“这个你放心。”安国公夫人听后知道女儿忌讳什么,赶紧道:“郑太太说阿彤的科举她绝不会阻拦,她巴不得阿彤能够高中进士,只是她到底也是母亲,也担心女儿的身世。”
“阿彤和韩家闹得不愉快。”说不愉快都是留着脸面,事实上韩炜彤早就和韩家结了仇,韩家如今的落败很多都是韩炜彤的手笔。
“和郑家,阿彤也是不喜的。”说到这,安国公夫人不得不说,不管是郑家还是韩家都不是好的,都寒了韩炜彤和郑氏的心,“若是阿彤不成婚,没有自己的孩子,她又要从哪家过继呢?估计哪家阿彤这孩子自己都是不愿意的吧。”
薛夷光不得不说,郑氏担心地很对,依照她对韩炜彤的了解,这姑娘估计到时候哪家的子嗣都不愿意过继。
所以在太子眼中,二皇子的所作所为和跳梁小丑没什么区别,他对二皇子也一直不放在眼里,因着变法之事需要循序渐进, 他需要用二皇子将所有反对变法的勋贵全都吸引过来, 所以这么多年太子对二皇子的一些做饭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二皇子自己作死。
太子对二皇子的放纵, 是想要最后的清算,但是这不代表二皇子可以随意将心思打在他的人身上, 若是二皇子动其他人, 太子倒也不会生气, 但是永嘉是他的逆鳞,动了他的小姑娘, 想要全身而退,绝不可能!他会让二皇子为他的所作所为后悔的!
随后太子让人请英国公和首辅杨廷和过来。等到英国公和杨廷和过来的时候, 看到太子明显有些阴沉的脸色,心中一动,太子自来养气功夫好,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能让太子如此动怒,这怒色都写在脸上了!
杨廷和和英国公对视一眼,还以为是朝中出了什么大事,向太子请了安后赶紧问道:“殿下, 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老二将手伸进了苏州!”太子就算再动怒, 脑子也是清楚的, 对待杨廷和与英国公并没有怠慢,指了指下面的座位让两人坐下后,道:“老二指使人将永嘉告到了承宣布政使司。”
“郑太太到底不愿女儿百年之后无人供奉香火。”说到这安国公夫人叹了一口气道:“郑太太说了,她想要给阿彤找个夫婿,不求对方家世如何,只求人肯上进,最好是能够和阿彤一样一心科举之人,两人也好做个伴,一起上进。”
薛夷光听到这句话,笑出了声,她觉得郑氏这个想法还挺超前的,这相当于什么?找个夫婿一起学习吗?这开明的程度,便是后世的父母都比不了。
“郑太太还说了,要是两人因为感情荒废了科举,不用你动手,她第一个动手抽女儿女婿。”安国公夫人说到这嘴角也染了笑意,郑氏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只可惜郑氏所托非人,命运弄人,不过郑氏有韩炜彤这样的女儿,福报在后面。
“那我让人将这两届苏州童子试和乡试中榜的单子给您拿过来,您先帮忙挑着,至于这最后,还是要阿彤自己过目才好。”薛夷光笑道,她虽比韩炜彤大不了两岁,但是无论是论身份还是经历,薛夷光在韩炜彤面前都算得上是长者。
安国公夫人说完韩炜彤的婚事,转而又想起女儿的婚事,她看着这两年越发姿容秀丽,恍若朝霞般美丽的女儿,感叹道:“等来年回了京都,你的婚事也该准备起来了。”如果说原本的安国公夫人还担心太子对女儿以后会不会不好,但是这几年下来,安国公夫人却是完全没有了这个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