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繁华(穿越后继承了一座青楼怎么办) 第60节(第3 / 5页)
他已经做好丢脸的准备了!
反正前头已经出了三个表现优异的学生,徐昭明一题都答不对也没关系,速战速决吧!
作者有话要说:
小意儿:你这样看扁自己的学生是不对的(语重心长
第75章
旁边的东莱先生不认得徐昭明,心里自然没存着偏见。
他见徐昭明昂首挺胸地站到擂台赛,只觉这年轻人很不一般,光是这股子“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就很了不得了。
东莱先生与张祭酒说道:“这孩子瞧着不错,哪家的?”
张祭酒苦笑道:“就是定国公家的小孙子,平时不怎么爱读诗书,只不过这文会的主意是他出的,所以才算上他。”
东莱先生也听过徐昭明的“乐痴”之名,听张祭酒这么说便笑道:“原来是徐家的,我倒是挺看好他。”
不管别人是什么想法,徐昭明现在浑身上下充满力量,他抽中的题组主题是“别离”。
开局依然是非李即杜的送分题,要求补全李白所写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徐昭明二话不说挥笔写了出来,答得可谓是又快又好。
唯一遗憾的是,百人团也答得挺好,可见李白的国民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徐昭明第一道题只拿到了九分。
第二题是补全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其中一句“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讲的是别后各自沉浮,重逢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徐昭明正巧按把这些常见类别的诗分类诵记过,这次仍是在两声钟响之内把缺字部分写了出来!
相比之下,百人团那边就有些骚乱了。
要知道唐诗本就是前朝的“流行歌曲”,大多数也是能唱起来的,比如李白写的《赠汪伦》就写过“忽闻岸上踏歌声”,所谓的“踏歌”便是边唱边用脚打拍子。
唐人会在送别时“踏歌”,宴会上“踏歌”,甚至连开着开着朝会,朝臣也会突然献舞一曲,表达自己对君王的敬爱。
反正,不会歌舞的人是不合群的,写的诗也要讲究格律,这样唱起来才不拗口!
徐昭明既然天天琢磨音律,与诗词一道应该也有不错的造诣才是!
张祭酒没东莱先生那么乐观,只讪讪然说:“但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