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古董会说话 第23节(第1 / 5页)
火光中,有人尖叫道:“你们看!窑顶有人!”
民众们抬头一看,一个少女站在窑顶,她脸上有种决然的神色。
“姑娘你在上面做什么?太危险了,你赶紧下来!”
“快点下来呀,火马上就要烧上去了,你现在下来还来得及!”
“天啊,那是翠兰!那是窑厂工人卓老爹的女儿翠兰!”已经有同乡认出了翠兰。
她把上釉之后的瓷瓶放在了等待烧制的车上,躲在暗处看着工人将这柳叶瓶和别的瓷坯一起放进了柴窑里。
放好以后,便是封窑仪式。这是窑神祭奠当日最隆重的环节,人们会抬着窑神见证点火仪式。
御窑厂一年只对老百姓开放两个时辰,便是这祭窑神的点火仪式。
高高的柴堆已经准备好,在瓷坯被放入窑内以后,窑工们开始砌起砖墙,将柴窑口封住,只在顶部预留了一个观察口。
一切就绪以后,村里的长者用悠远的声音唱诵着古老的歌谣,人们点燃了手中的火把,进行隆重的祭窑神活动。
似乎听见有人喊她,翠兰侧头向下看着那些祭祀的人群,微微扬起一丝笑容。
这笑容带着几分诀别的意味:“我走了,如你们所愿,我将为你们烧制正红釉的瓷器,请你们放了那些无辜的匠人,请善待我的阿爹。”
这话一出,四周的一切嘈杂的声音都仿佛消失,耳边只有柴火噼里啪啦的声音。
翠兰往窑口看了一眼,里面早已是火光冲天,她没有一丝犹豫,往窑口跳了进去。
霎时间,窑口上方红光漫天,几乎映照了整片天空。
“点火仪式,现在开始。”
人们将手中的火把点燃了柴堆,一旦点燃,这火将烧三天不灭,这是御窑厂的规矩。
因为里面的每一件即将被烧成的陶瓷器都价值连城,火不能断,一旦断掉,将会毁掉整窑的陶瓷。
而且当地风俗,如果中途中断仪式,会给景德镇带来一年的灾祸。所以在这三天内,会由最有经验的窑工添柴。
此时熊熊烈火燃烧了起来,火光冲天,每个人脸上都能感到火堆的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