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假如古董会说话 > 假如古董会说话 第145节

假如古董会说话 第145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另一个蝈蝈葫芦上刻着水浒传的故事《武行者夜走吴松岭》。

第三个蝈蝈葫芦上刻着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三个葫芦的雕工十分传神,相当精美,令人惊叹。

四位嘉宾在台上流连忘返,好不容易才回到座位上。

到投票环节的时候,其余三位嘉宾给三个持宝人都投了待定票,因为这三人的收藏都非常有意思,很难选择,只有靳木桐,为鸽哨投出了选择票。

王先生介绍道:“大的鸽哨让鸽子佩戴上容易招天

敌攻击,而且负重也不科学,而小的鸽哨发出的声音也太过尖锐,所以这种大小合适的中型鸽哨最适合鸽子佩戴。”

再看窦小姐的鸟食器,她今天为了搭配带来的鸟食罐,还专门带了一个鸟笼来。

“过去的有钱人养鸟用的器物都非常讲究,养什么鸟用什么样的鸟笼子,有象牙的,紫檀木的,黄花梨木的,甚至还有象牙的。这个鸟笼是养红子的,这几个景泰蓝的鸟食罐便是跟这个鸟笼配套的。这鸟笼的布局也是会根据鸟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养红子的鸟笼,用的都是两根鸟笼。”

窦小姐讲解的非常详尽,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相当入迷。

迟兴十分好奇:“木桐,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会选择鸽哨么?”

靳木桐笑道:“我对老北京上空远去的声音非常怀念,我小时候爷爷也曾养鸽子,我也曾玩过鸽哨,借着这次节目的机会,我希望能够一探这声音背后的故事。”

专家点评环节,纪松柏笑道:“其实这些都是晚清时期,八旗子弟发展出来的玩意儿,养鸟、熬鹰、养烈犬、养鸽、养蟋蟀鸣虫等等,虽说古话说玩物丧志,可这玩出来的玩意,又何尝不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呢?比如这些鸽哨,上面都刻有字,“惠”、“永”、“鸣”、“兴”,这是当时北京制作鸽哨响当当的老字号,每一个字都是创始人的名字取了一个字,其中也有传承了百年以上。木桐,希望你能讲述好鸽哨的故事。”

靳木桐点头:“嗯!”

原来养鸟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呀!

“这其中最之前的便是这个晚晴造办处让官窑烧制的薄胎瓷手绘罐,无论是作为鸟食器还是作为瓷器都是收藏的精品。”

这组第三个持宝人的蛐蛐罐和葫芦就更是一绝了。

其中一套官模子蝈蝈葫芦最为夺目,这套官模子为三件,第一个葫芦上刻有三国凤仪亭的故事,上面一男一女携手而行,那是貂蝉和卢布,假山后有一个怒目而视的,准备持刀上前的男子,那是董卓。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