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穿书) 第44节(第1 / 5页)
推荐小说:
王家一直都会玩这种“流言效应”。
当年,太后就是在王家的运作下,带着“皇城第一闺秀”的名头进的宫,一举封为高位。
太后当然不可能是第一闺秀,这都是王家人暗里操控得好。
那时候,宫外皇城里的人,哪一个不知道王家嫡女是身份高贵却又温柔可亲的姑娘?
同理,王家也用同样的手段对付苏家。不过,一个是自家人,一个是外人,自然有所不同。
明景帝喝了口茶水,顺了气,一抬眼就看见站在一旁的端柔贵妃。
十六七岁的年纪,俏生生地站在那,既不谄媚,也不高傲。
嘴角常常牵着微笑,温温柔柔的样子,眉眼柔和,温良无害。
就是这么一个温良无害的女人,身后站着的,却是苏家这样的庞然大物。
此次科举制改革,之所以会这么艰难,一个原因是因为世家的竭力阻止,另一个原因,却是因为苏家没有表态。
这种流言一出,天底下的读书人,基本上都不怎么相信。
毕竟苏家一直是清流文人向往的世家。
历数自大明朝开国以来,苏家出了多少独领风骚的清流文人和清正廉洁的青天大老爷!
其风骨之正,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
然而,这世间的流言,总是三人成虎,人云亦云。
若是苏家公开支持他,想来这个政策执行地也不会太过艰难才是。
按理说,作为清流第一人的苏家,不可能对这种名留青史的大事无动于衷,甚至苏家人也没有任何高兴的样子。
王家一看苏家的反应,直觉是因为这事儿是他们王家上的折子,抢了苏家的风头,所以迟迟不肯表态。
越想越觉得这个理由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么一来,城里街巷都在传:苏家妄为清流第一人,竟然因为被抢了风头这种小事,把造福于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压着,迟迟不肯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