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降十会 第163节(第2 / 5页)
因减赋,皇帝的名声威望在民间大涨, 多少百姓山呼明君, 就是在齐国和二魏,不少百姓对宋国皇帝的评价都要高过本国。
得了这么大好处, 皇帝总不能不给出点儿实惠的东西来吧。
陛下您瞧,国库还有一个大窟窿需要填呢。
闻人商霖的谏疏送上,皇帝还来不及表态,朝中大臣立刻歌功颂德,情动之处当廷洒泪,实在是叫皇帝骑虎难下。
没办法,只能开了私库捐了不少钱给国库,还下令缩减三宫用度,并且把宗室的一应用度砍了一大截。
刚出正月, 宋国减赋之事在经过不算太激烈的扯皮后正式定下,下发诏书——田税,二十税一;一些杂税, 如牛马税、湖泽税等也有所降低。
宋国百姓农人无不欢欣鼓舞, 民间因国库亏空产生的紧张情绪近乎消弭。
随着减赋的诏书一道下发的还有另外一份——官职田课捐五分取一;宋国官吏每人每年需亲耕田一亩或同等徭役。
诏书下发,官吏们无不一脸菜色。
当然, 这里面还是有可操作的空间的, 如果不想亲自耕种或徭役, 可出铜赎役,也不贵,一年十贯钱而已。
皇帝日子不好过,在闻燮有限的权力里,谁的日子都别想好过。
朝臣们立刻又是一波歌功颂德送上,直道皇帝是名垂青史的旷世明君。
朝野都是赞誉声,可闻燮并不开心,比起虚名,他更想要实权。
他苦苦与世族斗争二十年,回头一看,全是无用功,说不定他这二十年躺平什么都不做,也是现在这光景。
这出铜赎役自然不是放在明面上来说的, 赎铜交到户部被用来填补国库的亏空, 虽然杯水车薪,可户部尚书闻人商霖说“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被人背地里讽刺想钱想疯了。
诏书还未下达时,闻人尚书就领着户部官们开始税改, 御史台、太府寺、司农寺等衙署不少官吏都被户部征用,各州县令亦被下令重新丈量辖内土地制成鱼鳞册上报户部。
丈量的土地里,官职田是重点, 闻人尚书甚至连皇家田庄园林也不放过。
国家困难之时皇帝应该以身作则, 削减用度, 勤俭恤民。
皇帝闻燮看着闻人尚书递上来的谏疏一句詈言就到了嘴边,好险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