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降十会 第249节(第2 / 5页)
骆意说:“汉史里没有哪位皇帝下令铸造重鼎的记录。这样的大事,史书多少都会记上一笔的。”
骆乔道:“那就是魏国的哪个皇帝铸的。”
骆乔下马,走到最近的一口铜鼎前,双手握住鼎口,略一用力把鼎提了起来,掂了掂,回头说:“的确有些分量。”
“幢主都说有些分量,看来是真的重。”驾士把马车赶到一口铜鼎近前,好叫军师能近距离看清铜鼎。
骆意细细看了铜鼎,说:“魏国定都长安的时候抓过一批能工巧匠,这鼎有可能就是那时候铸的。汉人在魏国的日子从来都不好过……”
邺城在前汉的时候是陈王的封邑,现在的邺宫在当时是陈王府,规模不大。后前汉覆灭,诸侯并起,一支诸侯发迹于邯郸,盘下邺城后把陈王府改成了自己的宫殿,后三百年间几多扩建才到了如今的规模,但也是四国国都里最小的宫殿。
前朝三大殿依次过去是太武殿、金华殿、晖华殿,从太武门进去便是太武殿前廷,偌大的广场上有不少的血迹。
骆乔控着马四处瞅了瞅,现在的太武殿是空无一人,可当初城破宋军冲进这座宫殿的情景如何可见一斑。
到了殿前丹陛下,有九口巨大的铜鼎一字排开,鼎皆赤色饰有云雷山火、龙凤饕餮等文,精美非凡。
“听说邺宫都被抢空了,怎么还剩了几口鼎。”
他说着渐渐没了声音,面露思索之色,忽然又轻笑了一声。
骆乔放下铜鼎,仰头看着丹陛之上的太武殿:“上去瞧瞧吧。”
太武殿前的丹陛石用的是浮雕的方法,纵使不陡马车在上面也走不了,这宫里早没了人,没法找来轿辇,骆乔把弟弟从马车里接下来,摸了摸他身上的大毛披风确认厚实,才一同顺着丹陛而上。
登上月台,面前太武殿破败的模样叫姐弟俩都有些吃惊。
赶车的驾士道:“这几口鼎极重,合十人之力都只能挪动分毫,他们可能是想等临走时再把这些鼎挪走吧。”
骆意从马车里探出半张脸,未免被冷风吹到,他这次老老实实把毛兜帽给戴上,白绒绒的一团,“这九口鼎是霍协裂土为王时从长安宫里带来的,有个说法是,这九口鼎是帝禹铸造的九州鼎。”
骆乔张嘴就是一串大笑:“哈哈哈哈哈……很幽默。”
骆意亦笑:“《封禅书》中有载:‘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又有说,九鼎没于彭城泗水之下,始皇帝南巡之时,派万人打捞,毕竟是江水滔滔,无从觅处,只得徒劳而返。”
“那这鼎是谁铸的呢?”驾士好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