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活捉楚王(第2 / 3页)
秦异人、王翦和尉缭聚在一起,商议接下来的追击事宜。
真正对楚国进行打击的是晋文公时的“城濮之战”,这一战晋国打了一个大胜仗,就连成得臣都自己抹了脖子。这是楚国遭到来自中原王朝的第一次沉重打击。
然而,楚国并不服气,在接下来的百年间,不断进攻中原,与晋国发生了多次战争,各有胜负。
直到秦国崛起,才对楚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令楚国无还手之力。然而,秦国的打击因为地缘的关系。主要是集中在楚国的西边,整个楚国还没有感受到秦国的威力,借灭国之际立威太有必要了。
“君上英明!”尉缭赞颂一句。
“谢君上释疑。”朱亥抱拳一礼。
秦异人亲自制订的灭国方略,要以尽可能少杀戮为主,眼下他却口口声声要大杀狠杀,还真是令人费解。
“原委有二:一是到淮水之地的楚军多为拥有特权之辈,他们若是不死,对大秦极为不利。是以,一定要趁他们集中在淮水之地的良机,一举歼灭之。”秦异人为朱亥解释道。
在楚国,奴隶极少有从军的,从军者多为拥有特权之辈。就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兵,也比一般的国人庶民高上一等,他们拥有一些特权,虽然不多,毕竟是特权,可以欺压凌辱一般的国人庶民。也正是因为世家大族赋予了他们这种特权,他们这才死心塌地为世家大族卖命。
集结在淮水之地的楚军中,不是所有人,也是绝大部分人拥有特权,少说也有八九十万。
他们都是特权的维护者,他们不会甘心失去特权,迟早要与秦国作对。与其如此,不如趁眼下的良机,把他们全歼了,永除后患。
秦军接着屠杀,楚军东逃西蹿,逃不出去。吓破了胆,不得不跪在地上乞命,然而,秦军不为所动,接着杀。
杀到后来,楚军心胆俱裂,有不少楚军士卒吓得昏倒了。更有人一个劲的乞命,秦军还是不为所动。
这场屠杀,一直进行了四天四夜,九十六万楚军所剩不过十几万人了。秦异人这才下令停止屠杀。
此时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到处都是破碎的内脏。鲜血汇聚成一个巨大的血湖,方圆百里。
若是在血湖里行走的话。每一步下去就会发出“哗哗”的声响。
“二是因为大秦要立威,要让楚人知道,大秦的威风!”秦异人脸一肃,沉声道:“楚国虽是位列七大战国,却是与另外六大战国大为不同,自成一体,很少遭到来自中原的打击,这次,大秦一定要狠狠打击楚国,要让楚人害怕。”
楚国是七大战国中最为持殊的一个,这种特殊之处不是在于楚国的地域辽阔,而是他的政治体系。
楚国本是起于荆襄之地,自成一体,与中原王朝没多少联系。在西周时期,就不服周天子,周朝不得不征伐楚国。虽然《诗》大大的颂扬了周天子的征伐行动,然而,周天子并没有取得象样的成就,楚国只是给了周天子一个台阶下,因为楚国只是向周天子进贡祭祀用的茅草罢了。
到了春秋时期,楚国很是强大,进窥中原,想要征服中原,与中原发生了长期战争。在齐桓公与楚国的召陵大战中,管仲就以楚国未向周天子进贡茅草为由指责楚国,楚国当时不想打,就认错了,服软了,再度向周天子进贡茅草。
召陵大战其实并没有打,只是一次对峙罢了,齐桓公却是沾沾自喜,不少人也为他吹嘘。然而,也有人讥嘲他,说召陵之战有名无实,反而助长了荆蛮的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