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三个渠道(第1 / 2页)
毕竟买卖奴隶也是要花钱的,以前奴隶贸易时代,这些奴隶从非洲到美洲的抓捕,吃喝拉撒以及船费等一系列费用,黑心的奴隶贩子可不会支付,这些成本最后都会落到种植园主头上,所以奴隶价格并不便宜。
种植园主购买奴隶的需求在于这些奴隶可以为种植园创造长期的收益,然后把购买奴隶的费用连本带利的赚回来。
“东非土著劳工”就不一样了,在经济危机以前,东非还象征性的收点费用,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继续稳住美国市场,东非开始对奴隶贸易进行补贴。
有效手段还是奖惩机制,由“劳工”来监督“劳工”,划定工作小组实行末位淘汰制。
如果一个工作小组在三天内连续处于业绩后三位,那他们就会优先被选择出售到美国和其他地区。反之一个工作小组三天都排在第一,那他们将获得最优质的“劳工”餐,持续到下一组第一出现。
这样还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本来就勤奋的“劳工”,获得更好的生活水准,吃的更多,更饱,肉更多,干活也就越有力,第一很可能会一直排在第一,而其他小组则要避免落入后三位。
原因则是对于未知的恐惧,他们可不知道那些被德意志人拉走的同胞会被送去哪里!德意志人如何惩罚他们!会不会被德意志人吃掉!
虽然吃人有些扯淡,但是土著就是这么在私底下编排的,除了吃人说以外,还有什么枪毙说,沉湖说,扒皮说……
第432章三个渠道
1873年7月。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奋战,中央运河一号运河段全线竣工,比东非政府计划的工期多花将近四个月时间。
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土著的积极性实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在原历史层面,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群劳动效率最高的时段就是西方人搞奴隶种植园的时段。
等到非洲地区纷纷独立后,黑人国家普遍会陷入生产力断层式下降的的趋势,因为没有人约束后,他们又会回归到原始社会时代的无约无束。
整的东非完全就是一个“恐怖”国度,这一点完全就是杞人忧天,恩斯特可没有穿特殊皮鞋的怪癖。
虽然谣言很离谱,但是东非乐见其成,很明显“劳工”的效率大大提高,至于那些被淘汰的“劳工”则早已经搭乘着远洋船只,离开东非这个是非之地。
受经济萧条影响,当下东非的“奴隶”生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好货不愁卖,就像奥斯曼帝国的采买力度依然很强劲。
美国种植园主则因为农业危机造成的国际农产品价格下跌,开始缩衣减食,大规模抛荒减产,同时大规模裁撤农业工人。
但是,裁撤的普通农业工人虽然多,进口的“东非土著劳工”却不在此列,作为奴隶的平替,实际上“东非土著劳工”的成本更加低廉。
这一点也不是非洲独有,实际上印度和东南亚地区也是这样,虽然殖民者的行为罪无可恕,但是在完全被殖民的地区,其工作效率可能是历史上最高的。
东非的“劳工”也面临这个问题,即便使用鞭子和体罚的手段,也仅仅是让这些“劳工”勉强达到正常划水工人水准。
因为打多了,反而使得这些“劳工”产生了抗性,触发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劳工”是变得乖巧和驯服了,但是他们也学会了在“享受”中尽可能的磨洋工。
有时候工作是否认真,凭借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尤其是像挖土这种工作,东非的监工又不可能拿着称来称量“劳工”每一铲土是否达标。
实际上东非还真这么干了,不过用的是抽查方式,监工负责用肉眼巡视土著的工作量,如果监工感觉工人偷懒,那就会叫停工作,测量土著的铁铲里的掘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