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教育(第1 / 2页)
东非大学以公办为主,这样一来东非的大学规模再小也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敷衍。
在美国,教育完全可以当做商业看待,而私人投资的结果自然会导致一些人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来筹建所谓“大学”,有的大学可能连专属场地都没有,为了节约成本,干脆租借民房来办学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美国式大学和东非的大学差异相当大。
“当下,我国大学采取的是严进严出的模式,中学或者社会人员通过高考从而获得进入大学的资格,这些人本来就是东非的精英,而在大学内部这些精英汇聚在一起,进一步筛选,从而进入社会后,绝大部分依旧优秀。”
“随着二五计划的开展,我国工业对人才的渴望也越来越高,很多岗位被创造出来,并且需要更加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高等教育同样是我国科研领域的主力军,全国的科学实验室和研究机构都需要人才补充。”
东非在核物理等前端科研领域能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东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力,虽然说顶级大佬东非比较匮乏,暂时还无力和欧美相比,但是东非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大学生以及年轻科学工作者,就拿东非核物理研究院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年轻人,最大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岁。
仅1905年,东非就有三十七万在校大学生,而彼时英国全国在校大学生数量只有七千多人,欧洲国家里德国大学生数量最多也才四,五万人左右,美国大学生数量也比较多,在十五万以上。
而且美国大学数量虽然多,可美国大学里有很多商业学校,这也反应了美国重商的社会氛围,大多数家庭都希望复制那些美国大亨的创业传奇。
在当下,美国确实有很多草根崛起的富豪,所以美国社会的“有识之士”们自然顺应民意建设商学院来收取学费,同时律师,医生等高收入群体在美国也十分吃香,这样在美国大学教育中,很大一部分群体都属于非理工科范畴。
而东非在教育上的投入,自然也让东非获得了相当高的回报,尤其是在一五计划期间,东非本土人才承担了绝对主力,这在七,八十年是无法想象的。
“同时在政府部门,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巨大,尤其是计划经济下,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能力适配,从而能更好的执行工业发展规划,加强农村和城市管理水平。”
总结起来,就是东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当然,现在东非在教育领域的投资也不需要太急切。
东非在教育领域的投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出在世界第一位,就拿东非人口来说,东非人口比美国多,但也多的有限,而东非高等教育人口确是美国的一倍多,而反映在小学和中学教育群体就更夸张了,东非毕竟不像美国那样富裕,这也直观反映出了东非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东非目前每年培养的中高端人才总数比欧洲国家总和还要多,所以东非才能在科研领域实现大爆发。
可以预见,当二五计划完成时,搭配条件更加优越的工业基础,东非产业和社会将再次加速发展。
……
通过九十年代的高校扩建,东非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度提升,而教育部的权重也在增加。
教育部长穆里奇向恩斯特汇报到:“到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高校数量有两百一十七所,虽然比不上美国的一千多所,但是我国高校规模大,集中式发展,所以大学生数量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