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1890万平方公里(第7 / 7页)
我们总是说儒家的“君子”思想要求太高,根本不可能有几个人做得到,所以历史上才有那么多的贪官,“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个标准恐怕比“君子”的要求还要更高更离谱吧?
这是一个“人”的标准吗?
反思一下,到底是只有官员阶层有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和整个民族都有问题?他们只是整个民族问题中的一部分?只是出于群众而高于群众的问题?
所以,从希腊和俄国回来之后,宋彪决定做一件可能让很多人唾骂的事情,就像君士坦丁大帝和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都曾经同样很受争议的做过的那些事一样,将东方正统教派推入这个国家,“引狼入室”才是一种逼迫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好办法。
与其浪费口舌和精力去劝说僵化复杂的原生教派去改革,不如直接引入和扶持更简单合适的宗教,因为对于中国的统治者而言,所有宗教都不过是维系统治的一种手段,如果外星文明也传播来一种更厉害的宗教,帝国照样可以引入扶持,因为不管是什么宗教流入国内,中国的根基还是祖先崇拜和宗族崇拜,但如果连这种维系中国人灵魂根基的力量都被人为的消灭了,就算中国变成了一个无神论的国家,那也彻底就算是死光了自己的民族精神。
他确实不能容忍国民除了赚钱之外,就没有任何的善恶之分,或者就相信投胎转世混个官二代、富二代这种状态,受不了。
如果是这样的民族精神,那这个民族太可怕了。
现在帝国提倡的新精神是春秋复兴和现代法家思想,提倡“中国并不只有孔子”这样的社会倡议,但如果儒家思想真的受到了全面的基础姓的大冲击,那也是非常可怕的。
那样的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吗?
除了现实、勤劳和市侩之外,中国人还剩下什么?
“也许拜神不如拜我,但我总是会死的,而我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总还是会继续的影响你们”,这就是宋彪在做这个决定之时的想法。
正如彼得大帝所做过的那样,推动西化并不可耻。
中国人就算是再西化,只要不在民族精神和文化上进行阉割,中国人就永远还是中国人。
任他死去千年,帝国依旧在。
(未完待续)
民族的根基都被摧毁了,八荣八耻喊的很响亮,有用吗?有哪怕一丁点的作用吗?
3个代表有用吗?
还是继续回到修身治国平天下,回到忠君爱国和仁德清廉这条路上来吧,只要民族的根基还在,制度完善,那还是可以继续推动民族进步,总比摧毁一切再重新构造来的好些吧!
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说的很好听的,纵观全国有几个?
八千万的基数何等庞大,达标的是个位数,还是十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