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五百四十一章 刘基死,中都问对

第五百四十一章 刘基死,中都问对(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朱元璋哼了声,甩袖道:“说到底,你也认为他说得有道理。罢了,那文书你看着批下去吧。朕说过,泉州府的事,你与他做主,成了是你们的功,输了是你们的过,谁都别想逃过一顿板子。你为他担保,那就为他担责,合情合理。”

朱标见父皇心情不错,想了想,问道:“说起来,父皇这段时日忙于中都祭祀,有些文书堆了下来。儿臣记得,前几日顾先生还有一封关于社学的文书……”

朱元璋脸色一沉,严厉起来:“这个小子竟将咱利民之策批得一无是处,还说这样下去会成一门营生,徒害百姓。他知不知道,当初咱想读个书都没个机会,偷偷跑在屋外听先生念书,这才明了点事理,他竟认为社学不妥!”

朱标有些头疼。

顾正臣对社学的批评虽然已经很是委婉,可提炼出来就那么两点:

乡里都设社学,不切实际,得改。

不过,父皇不会将他调入户部,至少在可预见的三年内不会。

远火局的持续研发,火器兵种的整合与阵列,塑造信仰之军,这些都离不开顾正臣。魏国公徐达还想将顾正臣调到军队里去历练,然后跟着去打败王保保,消灭元廷。

户部?

算了吧,朝廷现在还不算缺钱粮,在其他位置,他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朱标将文书递给朱元璋,问道:“那父皇,这文书?”

社学教学内容不行,得改。

末尾还加了一些揣测之言,说官吏可能如何如何,害了百姓。

父皇很重教化,对社学尤是重视,为此还在国子学里面挑选了林伯云等三百六十六位国子生去北方教导百姓,为的便是让民间“风俗善美”,以求“天下大治”。

可动作一个接一个,诏书都下达出去了,多少府州县闻风而动,突然顾正臣冒出来喊了一嗓子“不行,别这么干了”,强势的父皇自然不高兴。

眼见父皇想发怒,朱标开口道:“父皇,儿臣认为,各地社学先让各地办着,至于泉州府的社学,那便由着顾先生安排,一年之后,让福州府社学生与泉州府社学生比对一番,孰优孰劣,可见分晓。这样既不耽误教化之事,也能有个比照。”

朱元璋想了想,呵呵一笑:“既然他敢设五税一的重税,那咱们也不能太过小气了。你来批吧,告诉他,凡手持泉州市舶司远航贸易文书商人,福建行省、浙江行省、直隶十四府,所有关津,皆免税放行。”

朱标有些错愕,连忙问:“父皇,这是不是太过宽大了?”

朱元璋摇了摇头,严肃地说:“户部奏报,去年一年,市肆税二十一万两,关津税五十七万两。由此可见,关津税取商更多。前段时日南雄商人被关津吏员扣押货物之事,便是关津害商的明证。况且顾正臣仅凭一次远航贸易,便给朝廷带来了四十万贯钱粮,已超过去年关市之征一半,朕为他减免一次,有何不可?”

朱标点头,将批文写下,然后对朱元璋说:“如此一来,直隶、浙江、福建便连成一块,商人势必会蜂拥前往泉州府。”

朱元璋抬手,轻轻一握:“一招之下,满盘皆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