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赐常家好田三万亩(第3 / 6页)
说难听点,正德帝这是在分赃。
常风最近一两个月,替正德帝查抄了海量的财富。正德帝并不吝啬,自然要报之以李。
正德帝道:“此番查办刘瑾谋反案,常卿你着实有功。内承运库刚接收了阉党五十三万亩土地,改为皇庄。朕看,零头就归常卿你把。朕赐你三万亩地。”
成化年间,大明一亩土地约值银一两。
经历时十八年的弘治中兴,县域之间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承平日久,人口不断增加。每亩土地的价格也涨到了五到十两银子。
五到十两之间的差价,看得是土地的肥沃、贫瘠程度。
文官想要兵权?不可能!兵权是朕最重要的东西,朕只能交给身边最亲近的人——太监!这是大原则,不能变。
常风放下酒杯,刚要高呼“皇上,圣明啊!”
正德帝精准预判,朝他一挥手:“别喊圣明了!你可知,最近文官给你起了个绰号,叫‘圣明都督’。在他们嘴里,你都快成成化朝的万岁阁老万安了。”
常风笑道:“啊,文官如此夸赞臣,臣不胜荣幸。”
“臣年轻时,也曾对什么万岁阁老、泥塑尚书、洗鸟御史深恶痛绝。臣那时天天抱怨,一群无能庸官将朝廷弄得乌烟瘴气。”
贪官们占据的土地,自然都是肥沃的上好良田。
三万亩上好土地,可值银三十万两!
大明的皇帝在赏赐方面有着两面性。赏赐朱明皇族的宗亲、嫔妃家的外戚一贯丰厚。赏赐文臣武将却抠门的很。
像前朝王恕那样的功勋老臣致仕,先皇不过赐内帑金花银五百两而已。
正德帝这一赐,就是三十万两的手笔。这让常风大感意外。
“可是现在臣四十五岁了,有些事反而想明白了。君主若是大有为之圣君,臣子自然显得无能。”
“挽狂澜于既倒,青史留名的名臣、能臣,通常出现在君主昏聩的朝代。”
常风变着法的夸正德帝是“大有为之圣君”,夸得正德帝心里美滋滋。
正德帝笑道:“你能相明白这一层,说明你如今当得上‘老成持重’四个字。”
“锦衣卫交给你管,朕放心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