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 第二百九十八章 日子错不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 日子错不了(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宝钗收租原本就是收的银票,于是这几年,她就是换票,此时全国五十多家票号,四十家都是晋商开的。而最出名的几家全国通兑。宝钗把家里的银票分别存在了三家最出名的钱庄里,以后有钱,也是如此操作,只留出家里要用的,其它的换了票,分开放好,保持三家平衡。

现在她钱和地处理好了,就操心自己的婚事了,她倒是没贾珝想的那么简单,有钱就可以不嫁了。嫁肯定是要嫁的,这会也没老姑娘一说。到了岁数,你不嫁,官府就来人了,不然也不会有官媒一说了,你不嫁就没人口,没人口了,谁来交税。可是嫁给谁呢?

欧萌萌看贾瑛表了态,转头看向了宝钗,宝钗本来心乱如麻的,看老太太眼睛过来,立刻说道,“宝钗一切听老太太的。”

欧萌萌点头,有这点自觉就好,看来四年的教育是成功的,宝钗在别人眼跟前怎么样,她不管,在自己跟前倒是老实的。

欧萌萌想想,“瑛儿的婚事其实当初做药铺时就定了,你父亲听熊二说了他师弟,就想着你老实,就给你寻个有本事,没跟底的,这样你嫁不嫁的,也就没什么关系的。现在你父亲把赵崇训得比狗还听话,除了品阶上差点,将来最高到四品外,其它的,倒是没什么了。你看行吗?”

“过了及笄也该给你们说亲了,有什么想法?”欧萌萌拿起了水瓢,就那么一颗颗的浇着,浇一瓢,往回跑一趟,知道的是老太太这玩呢,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太太傻,不会用个大点的瓢。

“全凭老太太做主。”贾瑛倒是干脆,直接说道。她是有眼睛的,这四年,她日子和之前十多年好了太多,老太太认真的教养她们,虽说父母都不怎么靠得住,但是父母把权放了,把嫁妆给足了,还请了宫里的嬷嬷,这些虽说是老太太做主,但父母也算是没说不。所以她感激父母,当然最感激的,还是老太太,所以老太太一开口,她就坦然说道。猪养肥了,还得杀了取肉呢,荣府锦衣玉食的把她养到这么大,也该自己回报了,所以嫁给谁,她不在意,只要老太太需要。当初大姐姐不是过了十五就进了宫,苦扒苦熬。

宝钗是知道贾瑛怎么想的,他们同龄,不过差着月份,两人有时也同病相怜一下,不过她觉得贾瑛有点比她好,她是老太太的亲孙女。老太太自会为她打算,用贾瑛的比方,杀猪卖肉也得找那出价高的不是。跟之前说大姐姐一样,她嫁得越好,他们下面的姊妹才能嫁得好,所以轮到贾瑛时,也不会差,因为下头还有两个呢。

她和贾瑛都没想过林黛玉,人家亲爹是大理寺卿,正经正二品。而且还是独生嫡女,亲妈是贾敏,正经的国公嫡女,这出身,跟他们怎么比。人家选人的标准都不一样。

所以宝钗常常自伤,自己该怎么办。说得好听,大地主家的女儿,这朝里,谁家没点地?她这些年,其实也没干别的,小心的淘换,不敢在京郊,那是贵人们盯着的地方,只能去京畿几处穷县,淘换了地,建成庄子,再一点点把庄子围起来,做成像荣府那样一体化庄园。想着荣府八个庄子就能养活那么一大家子人,自己家里人口少,有八个庄子,按着老太太的管法,他们也就够吃了。

宝钗吞了一下口水,赵崇,你们家把赵崇养着,合着就是为了贾瑛,虽说吧,这份心真的挺不错的,不过,有时想想赵崇真的这家最像大老爷的。

贾瑛也怔了一下,但马上对老太太盈盈拜倒,再抬眼,已经红了眼眶。

“怎么,不喜欢?”欧萌萌吓了一跳,她还真干不出逼人出嫁的事,有点后悔了,现在怎么办?让宝钗嫁?

“不是,孙女让老太太,老爷费心了。”贾瑛是胸中有丘壑的人,一听就懂了老太太的意思。知道她不喜欢应酬,也知道她好个清静,也怕把她嫁到复杂的人家,不是不会,而是懒得费了那个。选个家里简单,又认同贾家门风的,不是说他真的依靠贾家,而是真的喜欢贾家,他们的日子就不会差。所以老太太真的为她用尽了心思。还有父亲,她一直觉得父亲不疼他们,现在也看出来了,他的疼爱在别处,谁家岳父那么对女婿,翁婿那般,她做姑娘的,能过不好日子。

欧萌萌松了一口气,还不错,赵崇和贾瑛,都是凡事往好想的性子,他们的日子一定错不了。

但其它的怎么办?金银,她也不敢存在家里,存了怕人惦记,可是再买地,只怕官府也来了。弄得她也十分头疼。后来偷偷的和老太太说。

那会欧萌萌想想,只能对她摇头。她也没法。她就一穷教师,养大三个孩子她不敢说累吐血了,但真的是到了小女儿当了小明星之后,她才存下钱。不是小女儿给的,而是他们都自立了,她终于可以存钱了。

说句不好听的,她手机都是用女儿不要的,说她当明星,不换手机被人笑,所以每年换一个,她、女儿的亲生父母、奶奶,四个人轮着来。倒不会四年一换,因为她还有两儿子。老二是大夫,用的老人机,能接电话就成。老大是大律师,手机也不能用旧款,所以她一般两年就能换个新。所以宝钗问她,有钱怎么办?她只能回一句,存银行。

这会有银行吗?真有,这会叫钱庄。明后期就有民间资本进入钱的市场,因为民间商业发达了,南北客商多了谁带着大把的金银锭子去做生意,于是有了票号,在南存了银子,到北,凭着票,在北方支取。北方的客商也是,如此这般,票号一下子就发展壮大了起来。

到了清时,晋商崛起,船帮(对日贸易),驼商(对蒙贸易),票商(票号钱庄)成了晋商的支柱。而且他们还有股份制,薛家那点钱,其实放在人票号里,真的连渣都不算。人家是弄钱的祖宗,而想想晋商票号好像一直存在到了民·国时代,人家不会为了薛家那点钱,把名声毁了,藏银票总比银子好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