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全能大画家 > 第639章 入围(中)

第639章 入围(中)(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画家还好一点,像是十八、十九世纪巴黎歌剧院的女演员,跳芭蕾的女郎,那基本上都是真正意义上要兼职当赞助人的享乐工具的。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从来都不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就算艺术家看上去收入颇丰,甚至过的还蛮风光的。

然而说白了,就算不像是鬼,他们依然只是上层社会的消遣玩具。

大家比谁插花的水平更高,比谁树枝修剪的更立体些,更有层次感。

长此以往。

古典绘画难免就变成了为上层大贵族们服务的玩物。

没必要避讳,油画家里当然不缺乏拥有同情心、慈悲心,愿意站在底层人民的角度,为社会为劳苦大众发声的可敬人物。

但实际上,整个封建时代的古典油画体系,包括舞蹈、歌剧……贵族底色都是很浓的。

所画的便都是印象派。

印象派是世界上最与众不同的画法。

它有一种天然的吸引人的美丽,无论是普通观众、专业评委还是艺术策展人,都能被它一视同仁所捕获,就像地球吸引着月球。

在唐克斯的观念中,在西方的绘画体系中,绝少有一种画法,能够像是印象派一般,把“技法”和“概念”这两种元素平衡的恰到好处。

古典绘画重技法。

“资助人——艺术家”,“客户——卖家”,这种甲方爸爸和乙方儿子式的供需关系几乎注定了古典艺术的生态环境。

贵族、教会和富商构成了画家们的全部客户群体,所以画家们也只为这些人服务。

他们一辈子都呆在贵族的“园子”里,为他们布置着花园。

用比较时髦的话来说。

大家都是被“包养”的,就别去谈人格独立性了。

它们的“悦目”属性很浓。

古典绘画讲究线条、色彩、结构。讲究光影、空间、明度,讲究笔触的精确和色彩过度的衔接……

每一位古典主义的画家都是一位手拿剪刀的圆艺师。

画布就是他们的果园。

他们一生的任务就是用手里的技法把这一方园子布置的漂亮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