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第3 / 5页)
他们兄弟俩都是聪明绝顶之人,稍稍点拨几个字,甚至有时候对着地图上某个点指一下、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了。
诸葛瑾看向二弟,用启发的语气探询:“如何?还打算再来一次劝降攻心,试着拿下柴桑?还是见好就收,继续南下庐山,想办法跟叔父和云长成掎角之势?”
诸葛瑾一边说,一边也指着地图,便于二弟快速理解。
庐山就是后世江西那个风景胜地庐山,汉朝就已经叫这个名字了,位于鄱阳湖\/彭蠡泽西岸。
因为此山的存在,大湖在这一带会被稍稍挤压得收窄。而海昏县和柴桑县之间,也再没有别的县城。
即使拿不下柴桑,但如果诸葛军能确保己方有绝对水军优势,那也可以在庐山险要之处、依山傍湖下寨,卡断海昏和柴桑之间的联络——
后续再与笮融交战,可以瓮中捉鳖,他一旦战事不利想要逃跑,也只能走陆路翻山离开豫章,那样就没法带走太多物资、财富,士卒也会因为经不起翻山行军,而大部选择留下投降,可免长期流窜追击之苦。”
诸葛瑾闻言不由暗暗咋舌,心说二弟这刚刚小胜一场,顿时初生牛犊不怕虎,胃口一下子暴涨数倍。
笮融怎么说还有至少五六万人马呢,诸葛亮居然不是想着怎么打败对方、而是打败后如何防止敌人主力逃掉、继续流窜。
赢都还没赢,就已经在想着全歼了么。
不过,诸葛亮所言道理还是有的,只是想得太远,八字还没一撇。诸葛瑾不愿打击弟弟的积极性,就继续问那俩归顺军官:
当然,一定要依山傍湖,不能直接在山区扎营。
一来庐山险峻,没必要占太高的地方;二来取水困难,一味追求居高临下,那就成马谡了。
如此,对南可居高临下威胁海昏县侧翼,卡断海昏、南昌敌军将来由大湖离开江西的水路。
同时又可以和西边沿修水东下的关羽军,成掎角之势。
当然,上述这些解释,都是上帝视角。诸葛瑾和诸葛亮说话,不会说得那么复杂、详尽。
“你们可知柴桑城内,笮融兵马构成?此前我军斥候说,柴桑敌兵约有五六千人?”
李奕连忙补充:“确是如此,而且只多不少,应该有六千余人。其中从广陵、丹阳裹挟来的郡兵,各有千余人,还有大约两千的豫章本地兵,和两千流窜而来的信徒。
不过校尉千万不可小觑那两千外郡信徒。这些信徒不比郡兵,郡兵被裹挟往往出于无奈,而信徒肯跟随笮融穿州过郡、存留至今的,无不是狂热至极,生死不易。
从外郡跟来的信徒甚至比本郡新裹挟的还要可怕,这些人都是大浪淘沙而不改其心,虽武艺不强,但作战时悍不畏死,重伤不退。”
听降将把笮融军中的狂热信徒说得这么可怕,诸葛兄弟也不得不提高点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