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1 / 5页)
“阿舅”先安慰了他一下,然后叹息一声,道:“世道艰难,若非实在困苦已极,百姓又如何会奉祀戎神?”
“这……”小伙子无言以对。
“阿舅”名叫李矩,平阳人。
平阳被匈奴攻占后,他带了一批人离开家乡,刚刚来到荥阳落脚,准备聚居成坞,自食其力。
最近甚至接了太傅幕府的“买卖”,帮着修缮河渠,以利漕运——黄河两岸的流民所建的坞堡,基本上都接到了幕府的买卖。
下了一场秋雨后,荥阳陡然冷了起来。
但百姓的生活更加冷。
因为连年战争,荥阳又地近京师,不但钱粮被搜刮得厉害,百姓也被大量役使,苦不堪言。
而就在这一片破败之下,荥阳郊野悄然建起了一座佛寺。
先帝在位时,国朝有180座佛寺、僧尼3700人。随着战乱程度的加深,佛寺数量反倒增多了起来,即便是士族豪强,也出资兴建佛寺。
“太傅要对河北用兵,会不会用上我们?”外甥郭诵有些憧憬地说道。
他还年轻,还有一腔热血,总想着为朝廷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太傅……”李矩轻叹一声,道:“太傅频频调兵遣将,若真想平定匈奴,我便是豁出这条命,也要为他拼杀。可惜!”
“可惜什么?”旁边有人忍不住问道。
“太傅又想进兵,又犹犹豫豫,举棋不定。”李矩说道:“王车骑屯东燕,裴豫州镇白马,说是要援应汲、魏、顿丘等郡,但依我观之,纵然王弥、石勒之辈攻破这几个郡,他们也不一定渡河北上。说是援应,其实是阻贼渡河,不令其杀入河南罢了。”
原因无他,僧尼们宣扬的神魂不灭、因果报应、三世轮回、天堂地狱之说太吸引人了,比起道人说的“白日升天、长生世上”更高明,更容易让人相信——或者说愿意相信。
“佛乃戎神,岂能供奉?”在这座名为三界寺的丛林之外,有人大声说道。
正在排队入寺的百姓对其怒目而视。
僧人笑而不语,甚至跑过来问他们要不要喝水。
此人直接转身走了,来到另一人面前,道:“阿舅,百姓多立戎神,僧尼不事劳作,长此以往,或有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