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些术语(第2 / 7页)
推荐小说:
这是彻彻底底的劳改犯,干几年后有机会变成屯田军。
唐朝征南诏,杨国忠在关中拿镣铐拷府兵去前线打仗,离谱不离谱?而且这些被拷过去的人,战斗力极差,士气还很低落。
三、屯田兵
本书里出现的屯田兵,一部分是收编的杂牌部队,一部分是战争俘虏转化。
在固定区域种地,和农民其实没什么差别,也就训练稍多一些,但也多得有限。
曹魏时的屯田军比这个还惨,因为曹操压榨非常狠。
接到出征命令后,带上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需的粮食,路上没人给你提供吃喝。到军营后由部队管饭。
所以看出来了吧?府兵的战斗力往往由自家经济情况决定。
吃一次败仗,铠甲丢了,自己花钱置办,这需要很多钱。
出征次数多,可能把家弄破产。
出征时间长了,可能也会破产。
本书里的屯田军,有鲁阳、颍阳、考城、宁平城、堵阳、郎陵六处,计4.46万人。
他们与府兵一样,无军饷。
还需要养活上级官将,和明朝卫所兵很类似。
四、屯丁
特指广成泽的俘虏,目前还有约2.5万人。
唐代府兵到高宗武后时期,已经出现了极其严重的财务亏空。
到了玄宗时期,一家能有十几亩地都算不错的了,和农民征召兵无异,顶多有点军事熏陶罢了。
而唐朝绝大部分府兵又设在关中和河东(河东在唐代指整個并州),思路是“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主要压制河北,那地方几乎没设几个折冲府,唐朝从立国之初就歧视河北,河北赋税也是诸道最重的。
关中、河东这么点大地方,府兵如此密集,再加上人口繁衍,自然导致府兵财务状况大大恶化,渐渐不堪战。
另外,给府兵留的勋官体系也渐渐名存实亡,更没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