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卫指挥章使(第2 / 3页)
圣上听闻耿大将军兵败震怒非常,听信太常寺卿黄大人的推荐,任李景隆为大将军。李景隆本就个草包将军,根本无领军征战之能。当时将军得知情形立刻面见圣上,却被告知圣意已定,无法回事实。李景隆此心人胸狭窄,鼠肚鸡肠,在等知将军给圣上进言的事情,就进宫面圣,说是将军骁勇善战,可任副将一职,其实他是想利用叛军的手除去将军。
九月,李景隆率军行至德州,其间收纳耿大将军的溃散兵将,并调集各路卫府的军马,约合有五十万余人进抵河涧驻扎。
当时,将军曾多次进言,眼前寒冬将至,我军多是南方士兵,不适北方的霜雪气侯,恐无法发挥其战力。五十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多不胜数,且多是溃兵残将,兵贵精而不贵多,建议无用之兵遣散归回卫所。又进言叛军中不乏大将之材,其匪首朱棣就是个智勇双全之人,所会引诱我深入孤军守城,只需坚持至寒冬时期,到时滴水成冰怎能取胜。不如这时组织精兵强将,以先锋精锐惑敌,将计就计直取北平城。
可是李景隆对将军诚见很深,根不听劝阻,反栽赃将军妖言惑众,动摇军心,如若不是瞿都督上前劝解,怕是当即就要生出兵变。”
张晓凡对当时有名的“靖难之役”还是听说过一些的,但远没有听到当时参加过战役的人描述更为精彩,他问道:“后来怎样?”
张晓凡轻抚前额,觉得事情有些为难,沉声道:“你们应该是在找一个姓张的将军,恰好我也姓张,和他长得也比较相似……”他见张富等人急忙想要辩解,抬手制止道:“你们先别急,听我说完也不迟。首先,你们的将军是明朝时候的人,到现在已经有六百多年了,想来也不可能活着,更不可能像我一样年轻,这点你们相信吧?”
五鬼连连点头,都表示他的话在情在理。
“如果我是你们的将军,那你们也就是我的战友,我没有理由不认你们。但是,我从没有见过你们几个,也是今天凑巧来到这里才发现你们的存在,这点你们怎么解释?”
张富抱拳道:“回禀将军……”
“行了,这里不是军营,我也不是你们的将军,就别行礼了。”张晓凡皱眉道。
张富轻叹道:“李景隆不听劝告,坚持己见,到达北平城下时已至十月。他好大喜功,亲督战指挥攻城战役,却不想这草包将军指挥不当,几次攻城皆被叛军击退。瞿都督骁勇善战,率千余精骑杀入张掖门,打得叛军落花流水,逃之夭夭。但是李景隆这斯却迟迟不肯派出后援,眼见叛军援兵抵达,瞿都督无奈之下只好停止进攻。几日后寒流袭下,叛军夜里往城墙上浇水,天寒地冻之下城墙凝成冰墙,再也无力攻城。”
张晓凡缓缓点头道:“原来是这样……那你们后来又是怎么战死沙场的?”
张富有些尴尬,放下双手说道:“属下等相信你是我们的将军是有凭据的。无论长相气质,说话的语调都和表情都与将军是一模一样。”
张晓凡说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两个长相和气质相同的人大有人在,这不能说明问题。”
张富想了想,说道:“请恕属下斗胆,敢问将军左臀上是否有块青色的蟒纹印记?”
张晓凡眉头一皱,沉声道:“接着往下说。”
张富等人面露喜色,忙接着说道:“将军从小勇武,膂力过人,开弓三石尚有余力,年仅十二就打遍全县再无敌手。将军平日好友甚少,但胸有热血,时常帮助百姓,深受世人称赞。建文元年,燕王叛党起兵谋反,耿大将军受圣上所托前去平叛。八月,平叛王师行至滹沱河地区,叛军乘我军不备,突破雄县,尽克我军先头部队,继而又在北岸大败我军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