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上海滩的众生相(下)(第2 / 4页)
※※※※※※※※※※※※※※※※※※※※※※
上海江湾,国民党上海特别市的政府大楼
这座充斥着摩登洋气的奢华楼宇。此时却不复往日的庄严和肃穆,在门洞里往来穿梭的官员军警,全都脸色难看得吓人。在一些办公室里。甚至已经升起了焚烧文件的火焰和青烟……
上海特别市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吴铁城,瞪着满是血丝的红眼,犹如困兽一般在办公室里转着圈圈。
看着地图上那根从苏州直插向上海的粗大箭头,他感觉自己就快要疯了!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
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
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
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
——字里行间,皆是渗透着一丝淡淡的悲凉与壮烈,彰显出对于国破家亡的哀怨和不甘。想起眼下国土沦丧、民族危亡、同室操戈、汉奸猖獗的悲惨时局,更是让人感到痛心疾首,义愤填膺。
——该死的赤匪就要从西边打进上海,而他却根本没有力量打一场防御战!
但无论形势如何绝望,上海这块风水宝地都是绝对丢不得的!
作为蒋介石的亲信,吴铁城深知。上海是中国的交通枢纽、南京的门户,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同时,上海又是帝国主义各国在华势力的大本营、江浙财阀的重要据点。是蒋介石政权赖以存在的支柱。蒋介石在当初就曾特别提醒吴铁城:“……上海非普通都市可比……无论中**事、经济、交通等问题无不以上海特别市为根据,若上海特别市不能整理,则中**事、经济、交通等不能有头绪。”
如果是在“一二八事变”之前,吴铁城还不会感到这样的头疼——上海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市和重要港口。被视为中国的第二首都。常年驻扎着数万大军,即使是决定南京国民政府命运的中原大战之时,蒋介石也从未放松过对上海的控制……但问题是,随着一二八事变的爆发和《淞沪停战协定》的签署,在日本人的压力之下。如今的上海已经被划为非武装区,国民党的正规军早已全部撤出。
呃,生活在这个年代的鲁迅先生显然还不知道,这是金奇娜抄的《四世同堂》主题歌词……
正当鲁迅再次叹了一口气,准备提笔把这封信写完的时候,却突然被外面的一阵喧哗声打断了思路。
他最初是不想理睬的,但是后来听着外边的人似乎是在叫喊自己,鲁迅只好皱着眉头推开窗子一看,只见一位相识的晚辈作家正站在楼下的大门外,挥舞着一张报纸朝他高声嚷嚷:
“……先生!先生!出大事了!您快开收音机!苏州已经在昨天被插上红旗了!”
于是,面对着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鲁迅的头脑在一瞬间陷入了呆滞和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