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平津沦陷(第1 / 7页)
突然骑兵师长郑大章仓皇地走了进来,他对大家道:“南苑战事十分不妙,佟麟阁副军长和赵登禹师长都已经壮烈牺牲了。敌人以40多架飞机和数十门大炮轰击,我守军伤亡特重,我的骑兵师第二旅伤亡一半,另一半已退守固安,南苑已不可保了。”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雷,把开会的众人都惊呆了。
佟、赵二人与宋哲元、张自忠、冯治安、秦德纯都是患难多年的袍泽兄弟,大家听此噩耗,怎不心痛如割。
宋哲元当场顿足大哭:“断我左臂,此仇不共戴天!”
另外,日本关东军一部北上南口,威*察绥,既徐图解后顾之忧,又为南下山西预作战略准备。
南京黄浦路官邸,蒋光头盯着巨幅华夏地图直发愣。日军南下攻击的红色箭头太刺眼,太醒目了。照这样发展下去,华北日军先山东、河南,后湖北、安徽,将直接插向南京ZF的战略后方武汉。
武汉若失,华夏将被拦腰斩断,京沪杭一带国民D百万主力大军将处在日军的东西夹击之下,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丢掉这百万之师,丢掉京沪杭一带的工业、军事设施,华夏无异于塌下了顶梁柱,那时还谈什么抗战?拿什么抗战?蒋光头不看则已,这一看却惊出他一身冷汗。
大为受惊的蒋光头匆忙下令,暂停ZY军向华北地区调动,华北防务,仅限现地各军督力实施,暂勿指望后援。
与此同时,蒋光头命令李卫东和张治中,加紧时间准备上海战事,以此来转移华北日军的注意力,减缓日军的攻击步法。
从北平回到南京之后,李卫东一直和蒋光头的智囊们研究抗战的各项事宜。
赵登禹牺牲的消息,李卫东是第一时间知道的。
两个人在长城抗战之时,曾同生共死过,赵登禹的死,李卫东伤心不已,他甚至痛恨自己,为什么赌气,离开北平,为什么离开北平的时候,不去嘱咐赵登禹注意安全。
其实说白了,这都是李卫东私心的表现,因为李卫东此时还处在积蓄力量等待反击的阶段,他不想历史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而偏离了轨道。
拯救赵登禹,改变历史,把鬼子引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轨道上去,李卫东自己没有那个胆量。
李卫东不想改变淞沪会战的结局,但是过程,他不想还像上个世界那样,输的那么惨。
为此,李卫东亲赴上海,并召回了马德旺特战旅的第一大队跟随。
第一大队,其实就是原夺命小队为班底构成的精英大队。
在说平津这一边。
7月8日下午4时,宋哲元、张自忠、秦德纯、冯治安等人,正在铁狮子胡同进德社商讨战事。
全面抗战头两年,华夏打的是异常的艰苦,但是,毕竟把日本这辆还没有准备充分的战车,深深的拖进了泥潭之中,而李卫东自己,则在华夏的南海秘密发展致命一击的力量,等鬼子没了力气的时候,那致命一击,足矣置对手于死地。
所以,感情对于李卫东来说,珍贵,但是微不足道,他是来拯救华夏命运的,并不是来拯救哪个个人命运的。
不过,令李卫东意想不到的是,当赵登禹的死讯传到老蒋的耳朵之中,老蒋的眼睛湿润了。
李卫东有一百个理由相信,老蒋是伤心的。
平津若是失陷,日军攻击矛头,将指向指华夏铁路两大动脉——津浦线和平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