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下攘攘皆为私(求收藏)(第1 / 2页)
刘循端起酒壶,又给自己与法正倒满:“自然是等到杯盘狼藉,酒足之后,再往鹿门山去。庞德公隐居鹿门,山中清苦,孝直想试试?”
“非也,非也。”
法正连忙摆手,若是自己说不在意山中寒苦,刘循定会让他‘试试’。这些美酒佳肴就没他的份了,用刘循的话,山中寒苦,怎会有酒肉?
“呵呵,孝直,你忘了庞德公是如何对蔡公的?”刘晔出声提醒法正道。
庞德公与司马徽本在襄阳城南学业堂,闻蔡邕过襄水,随即返鹿门山。且蔡邕在襄阳半月,不见司马徽来会故友,若说是不知,还说得过去,可蔡邕在襄阳闹得纷纷扬扬,怎会有不知的道理。司马徽硬是要让蔡邕去见自己,虽说此事无伤大雅,刘循等人却是咽不下这口气,蔡邕在荆襄出事,司马徽竟然不来探望,这是何道理。刘循昨日便让人替拜帖,今日拜谒水镜先生与庞德公,虽说是今日,却没说是何时,午夜前也算是今日。
鹿门山,原苏岭山,光武帝建元年间,襄阳候习郁建庙于此,刻二石鹿置于庙道口,此庙称鹿门庙,后来称此山为鹿门山。远望鹿门,云遮雾绕,忽隐忽现:直叫人心驰神往,想投入其怀抱。
山路漫漫,路远且偏,刘循不过伤势初遇,就急着往鹿门山拜谒司马徽与庞德公。司马懿、刘晔与法正等也是早已安奈不住,想要会会荆襄士子。蔡邕与蔡琰却没有随行,却是蔡邕见司马徽明知自己再襄阳,未见其来拜访,心中不忿,不愿去见司马徽与庞德公。
庞德公隐居与鹿门山,教授弟子于襄阳城南二里学业堂。然刘循却得知庞德公与司马懿待自己等人与蔡邕入荆襄后,便居于鹿门山上,不再下山教授弟子。因此众人只好往鹿门山去。
鹿门山在襄阳城南三十里外。刘循、司马懿、法正、刘晔与孟超、史阿等共乘一舟,畅游襄水,丝毫不急着往鹿门去。
刘循端起酒盅,以袖掩口,一饮而尽:“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诸于笑谈之中。人生在世,最乐之处莫过于一醉也。任你山穷水也尽,任你柳暗花不明,有酒醍醐入心脾,大事小事化乌有,天地万物如无物。仲达、子扬、孝直,此时此刻,不享尽人间酒醉之极乐,更待何时?”
刘晔正襟危坐,伴着脸沉声道:“伯杲,醍醐灌顶之说乃是西竺来的邪经乱说,你虽聪慧过人,可也不能看些这东西,只怕会对你修身养性不利。”
刘循难得雅性大兴,却被刘晔这么呛了一句,这才想起现在谈玄说虚之风还未兴起,佛教虽传入大汉百年有余,不过在刘晔这样的书生眼中,佛教仍旧是邪经乱说。他只得笑了两声,转过脸去不再理会刘晔。刘晔有些认死理,真要较起劲来,他能滔滔不绝的说几个时辰的圣人教诲,不累死也得烦死。
司马懿好笑的看着刘循与刘晔,乐见刘循在刘晔这吃瘪,他所涉猎虽广,却仍是不喜这些佛教经说。轻巧酒盅:“诸位,若是蔡先生知伯杲没有上鹿门,而是泛舟于襄水之滨,会如何修理伯杲?”
刘循白了司马懿眼,就没见这小子说过好的:“不是不去,不过不是眼下去。”
“那是何时?莫非等到入夜上山?”法正好奇的放下竹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