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勤王 > 第两百一十章 四明山(中)

第两百一十章 四明山(中)(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nb.推荐吕留良。及至吕留良叔侄被曾静接上山后,白泰官却开始向吕四娘频频示爱。而吕四娘此时早已心仪曾静,故对白泰官未有理睬。白泰官心胸颇为狭窄,竟yu离山而去。倒是曾静烦与世间之情,又要顾及兄弟之情,山寨前途,故于几年前离开山寨。这在前文亦有交代。吕四娘亦是因为叔父吕留良病故及曾静离山而大受打击,故亦如前文所述一般,离山创建邙山派。而白泰官亦在吕四娘离开山寨没几ri与甘凤池他们潜入皇宫刺杀雍正,却不想舍身成仁。这在前文中亦有所交代。白泰官死后,其弟白泰山承袭兄位,坐上了四明山这第四把交椅;

现任五当家及时年少康。入山原因自不必详述。在四明山这几年一直得甘凤池与高泉智点拨,武功上进步神速,并在与许工道人几名高徒的比试较量中体会出一套更为jing妙的掌法——八卦游龙掌,以致连王心武在与其对战之时都颇感吃力。

就是这么几名当家,背后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而这几名当家亦都是称雄于武林的绝顶人物。只是现在,甘凤池在民族大义上与许工道人反目了,对四明山乃至整个江湖绿林道都将会是一场大灾劫。</dd>

另外,四明山虽属反清复明的一股势力,却未投任何门派,各门各派亦未依从这股势力。实则都是平起平坐的。江湖上以四明山、天地会、白莲教三股反清势力最强,并称为“反清三大家”。这三股势力尤以四明山最强。不少门派弟子仰慕甘凤池威名而离开教派加入四明山。许工道人就是典型的例子,带同几名真传弟子一起离开两仪派而投奔四明山。后文中亦有详细介绍。天地会与白莲教中亦有各门各派的弟子加入其中。

撇开天地会与白莲教不说,仅论绿林道总坛四明山的六大当家:

原大当家,奇门五行及拳术堪称神州第一的大师曾静,其人简直就是康熙、雍正两朝的武林界神话。弹指破三界,轻舞拳脚可退万千兵马。只可惜,此人于康熙六十年即退位让贤,而在两年前更是退隐江湖,销声匿迹了;

原二当家吕留良,本为一介读书人,因査嗣庭案受牵连,被褫夺举人身份,并被抄没家产。一时怒气未平而上了四明山,坐上了四明山第二把交椅。并因其足智多谋而做上一任绿林道的军师。但因对当年査嗣庭一案耿耿于怀而生大病,两年前病殁;

现任大当家甘凤池早在康熙六十年即被众人推举为四明山大当家,中原绿林道总瓢把子。其人武功出神入化,似有赶超曾静之势;

现任二当家许工道人,人送外号“及时雨”。在未入四明山前为两仪派掌教张倩和师弟,并有门徒七人,号称“两仪七铁剑”。而许工道人本人乐善好施。要说一个道士哪来那么多钱帛施赠于他人。偏偏许工道人出身就是江南大户人家。早年父母双亡,靠万顷良田收租过活、其人喜好枪棒,不善经营,以致变卖所有田产,得千万两银票在身,以万两资财捐于武林中赫赫有名之两仪派,并顺利成为两仪派弟子,潜心学习武功,学有所成。平ri里又好结交江湖朋友。但凡那些江湖义士有难,许工道人必以资财相赠,助其度过难关。所以,江湖上常有言称“前有天地会陈近南,后有两仪派及时雨许工道人”。可见其威望远远超过甘凤池。

两仪派最忌招摇,掌教张倩和亦看出许工道人及诸弟子心术不正,遂以软手段逼使许工道人带同其七名弟子离派而走。机缘巧合之下,许工道人带着众弟子加入四明山势力,并成为当时四明山的第七当家。因其入山寨后得众兄弟抬举,又在反清大业上屡建奇功,加之四明山其余几位当家极力推让,竟让许工道人坐上了这第二把交椅。在山寨这几年间,许工道人一直为山寨兄弟解决各种困难,威望继续飙升,继而达到“山寨可无甘大侠,岂可缺失及时雨?”之势;

再言三当家高泉智,出身少林俗家弟子。破木人巷,又破少林十八铜人阵而出少林,后加入四明山。以其高深之少林功夫坐上四明山第三把交椅;

原四当家吕四娘,随其叔父吕留良一同上四明山,靠那套少阳玄功坐上了四明山第四把交椅。后因与曾静及后文即将提到的白泰官有感情纠葛而离山并成为邙山派第二代掌门,授徒两人,其一徒即是名扬天下的谷之华。由这位武侠奇女子开创了武林之新局面。并有言称,但凡四明山及所有反清势力有难,邙山派必竭尽全力相帮;

原五当家白泰官,为人憨厚。本为农家子,因受乡村恶霸欺凌而与弟白泰山一起将那恶霸杀之。从此这兄弟二人便亡命天涯,却偶遇时为举人的吕留良,得其收留,做了吕府杂工。白泰官心中一直暗慕寄居于叔父家中的吕四娘。机缘巧合下,这兄弟二人又偶遇曾静,并从曾静那里学得一手拳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