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三国之贼吞天下 > 第三十二章 天之所佑

第三十二章 天之所佑(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太史慈也不笨,立刻听出了许康话里的意思,为难道:“主公是不是想让臣领兵攻打豫章,可是刘繇大人对臣有恩,臣实在无法对其刀兵相向。”

许康淡笑道:“你的性格我还不了解吗,岂会勉强你做这种事?放心吧,如今你就算想向他动刀兵都不可能了。”

太史慈惊讶道:“为何?”

北方,袁术和刘备依旧相互对峙,虽然没有了江东兵力的牵制一度使袁术蠢蠢欲动,但随后吕布的加入大大增强了刘备的实力,迫使袁术再次按捺下想要一统徐州的野心。

西方,孙策奇袭成功,夺下了江夏城,但随后在刘表的反攻中险象环生。幸好吕范凭借三千人横扫鄱阳郡,为其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他可以全力与刘表周旋。至此江夏郡被刘表、孙策各占一半,双方陷入了不停厮杀的恶性循环之中。听到此消息的许康不得不感叹,孙策手下果然是人才济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吕范竟然都如此厉害。

不过真正让许康感到振奋的消息发生在豫章。

笮融果然没有令他失望,充分发扬了奸人的特色,用武力赶走了刘表派驻在豫章的太守诸葛玄。或许在他心里,既然是自己赶走的诸葛玄,那豫章太守就非他莫属。可是没想到,刘繇对他根本就不信任,将自己的另一个亲信周尚扶上了豫章太守的宝座。

笮融嫉恨交加,虽然表面上待人接物依旧和蔼可亲,但他可不是孙策,刘繇更不是势力强大的袁术。于是曾经在广陵,秣陵发生的一幕再次上演,周尚在宴会上被笮融袭杀,刘繇和他彻底决裂。

对于曹操来说,后悔或者伤感只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一种情绪而已,他也会有,但绝不会让自己沉湎在其中,既然已经是过去的事实,那就让它过去好了。曹操要的是对未来的把握。

荀彧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心中想道的却是另一个人。

听说许康已经在江东立足,本来他也有意前去投奔,奈何家族成员不同意。

荀家是颍川世家,家族的根基在中原,在豫州。因此他们更偏向于在中原找一个可以保障荀家利益的代表,开始时是袁绍,但很快荀彧就看出他只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庸才罢了,难成大业。

就在荀彧下定决心要说服家族中人前往江南重新发展时,曹操适时的出现在他面前。

如今双方相互攻伐,平静的豫章郡瞬间被战火点燃。

为此,许康匆匆召回了正在会稽作战的太史慈。

短短两年时间,太史慈变得越发锋芒毕露,看来这两年的厮杀对他的磨练不小。

不过此时他却有些迷茫,不知许康为何在这个时候召他回曲阿。虽说会稽大规模的战役已经结束,但山越的势力依旧很强,双方的战争从没有一天停过。

许康也不拐弯抹角,将豫章的变故告知了他,并补充道:“在你回来的这段时间里,豫章又有新变化。笮融战败,逃往深山,被其民众所杀,并将头颅献给刘繇赎罪。”

从见到他的第一眼起,荀彧就明白这是一位绝世枭雄。拥有着枭雄所拥有的所有品质,聪明,勇敢,残暴,无畏,更重要的是他视才如命,懂得笼络人心,所以荀彧觉得或许投在他的麾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之后,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数次提出具有战略性的意见,同时帮他整理政务,成为曹操的绝对心腹之一。

如今,为了提升曹操的声望,他这才建议其遥尊天子,并为他积极挑选前往长安的使者。

不提曹操加强与长安的联系,单说江东。公元195年对许康绝对是一个利好的一年。农业丰产,平山越的战争也进展顺利。

南方,许靖从交州传来好消息,他已经成功说服当地的豪强士家归顺征南将军府。如今正与刘表任命的交州刺史赖恭争夺最高领导权。而且他在信中还提到,赖恭虽是刘表任命,但与同被刘表任命的苍梧太守吴巨不和,如今许靖正尝试利用二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驱逐赖恭的目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