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许康迁都(第3 / 3页)
“这就很不容易了,若天下官员都像师兄一样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大汉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了。”
〖
而许康也正是因考虑到他的才干和秣陵以后在江东的重要地位,所以才会把他放在一个小小的县令职位上。
顾雍为人倒是踏实的很,不像其他有才华的人喜欢恃才傲物,一旦对职位不满就撂挑子。
他在做了县令后,依旧兢兢业业,秣陵城在他的治理下也是百业兴旺,民众富足,简直就快到了路不拾遗的最高境界了。
听说许康到来,顾雍率领城内的官员、乡绅出城迎接。
不等许康走进,顾雍已经下拜道:“秣陵县令顾雍,参见主公。”
想到这里,许康一拍张昭的肩膀,毅然道:“子布此言甚为有理,那此事就交给你全权办理了。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张昭:“……”
许康为了进一步撇清此事与自己的关系,老早的带着几位老婆出逃,将满城的不满全都留给了张昭一人。
秣陵城,这座长江边的名城,因为接收了数万广陵和山越人而变的越发繁荣起来。
秣陵城也就是今日的南京,位于扬州战略重心的中部。地势上,因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只有几条天然的通道与外界想通,简直就是最佳的筑城之地。
许康忙跳下马,将其搀起,亲热道:“师兄不必客气,快快免礼。”他与顾雍都是蔡邕的弟子,故有此称呼。
二人携手走进城门,看到提前建好的刺史府,许康顿时心情大好,带着众人四处参观起来。
书房内,顾雍将这几年秣陵的建设情况汇聚成策,全都献给许康翻阅。
许康对于他还是很放心的,大致浏览一遍便放到一边,笑道:“师兄大才,秣陵百姓有福了。”
顾雍谦逊道:“主公谬赞,雍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并无值得夸赞之处。”
而且单凭它在后世的名声,许康也不可能放弃这个举动。
秣陵县县令顾雍,江东名士,因曾求学于蔡邕,与其有师徒之谊。
当初许康正是拿着蔡邕的书信上门才请的他出仕为官。
顾雍的才干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名气远不如张昭、诸葛瑾等文臣,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却绝不逊色于这两位。
尤其是他在治理国家上的才干,便是在整个三国史中都是顶尖的,否则孙权称帝后也不会放弃张昭,任命他做了自己的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