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隐相 > 一百五十七章 轩然大波

一百五十七章 轩然大波(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此次诗会明确以各州社管为初审,只有经他们筛选过的诗作方能携往苏州参与终审,这样的章程规定实实在在赋予了地方社管们极大的权力,亦将他们的声望与利益与清音文社紧紧绑在了一起。是以当清音文社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时,这些身为社管的各州名士们顿时率先而起,愤然抨击扬州州衙之乱命。

先是,杭州社管洪汉玉老名士受到弘文印社布诗会章程进而一夜遍传杭州的启示,主动前往杭州弘文印社力请将他愤而书就的一篇声援陈一哲之文章公开布。

杭州弘文印社慨然允诺,仅仅半天之后,这篇长达千言的声援文章就被版印而出,不到一天时间,除弘文印社门口张贴的那一龘份之外,其它近八百份都被闻讯后6续而来的杭州士子领取一空,老名士洪汉玉的声望随之暴涨。

此例一开,江南各州的弘文印社都开始版印单页的声援文章,定额大州八百份,中州五百,下州三百,先是地方翘楚名士的文章,但随着投来的声援文章越来越多,一些由普通士子撰写的精品文章也被无偿版印分,而这种举动又刺ji了更多的投稿。

借由清音文社总司被封一事,刚刚在江南布局完成的弘文印社完成了最为璀璨的亮相,亦在江南士子们心中留下了烙印般不可磨灭的印记。其威力之大,足以将松散的士子们联成一龘体,进而使相对于官府是处于绝对弱势的士林爆出前所未有的力量,而在此过程中,弘文印社也逐渐开始确立起士林代言人龘及权威信息布人的地位。

闻言,袁三山大喜,那许审之就此成为清音文社第一次诗会的主盟人,声望大增指日可待,亦是兴奋欢然,计议已定之后,众人便迅忙活起来。

由许审之领,袁三山与张旭为佐,召集苏州士林名高望重者共同会商,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将第一次诗会的内容与章程定了下来。在章程之后,更有一龘份附有苏州士林三十七人联署的倡言信,言清音文社无违律令,有用于国,力倡扬州州衙以江南士林为念,去总司封禁云云。

看到这份倡言公开信,唐松大喜过望,当即交由上官谨亲自安排从往各州弘文印社。

借助兵部驾部司统管的驿传系统,在花费重金之后,清音文社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诗会章程与公开倡言信以最快的度被送往分送各州。

仅仅数日之后,遍布江南各州的弘文印社前都张贴起了诗会章程与倡言信,且凡购书者皆能免费获赠一龘份。

随着一龘份份声讨文章的布,扬州州衙封禁清音文社总司的事龘情被炒到热的烫的地步,到后来,就连不识字的普通老百姓也已人尽皆知,并迅向整个天下四方扩散。

事龘情到了这个地步,李明玉真是恨之无极,然则数千年来官府对百姓的威权早已在他心底扎根,从未经受过如此舆论风暴的他悍然采用了最为惯常标准的处断手法。

一面上书政事堂及淮南道观察使衙门申明封禁清音文社总司的原因,一面正式行文江南各州府衙门,请为封禁弘文印社并取缔清音文社在各州的活动。与此同时,李明玉亲带三班衙役直扑水天阁院,以huo乱人心之罪名拘捕陈一哲。而后转战弘文印社,封禁扬州弘文印社,并拘押印社内上官明及林管头等三十七人。a。

一传十,十传百,此物一龘出,继前面那份晓谕告示之后,清音文社再次震动江南。

清音文社开办以来的第一次诗会终于开始了,睹此消息之后,江南各州无数以诗文自诩的士子们皆是摩拳擦掌,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以清音文社如此大的规模,只要能在这次诗会中有精彩表现继而雀屏中选,则自己的诗作就能经由弘文印社精印行世,届时一举成名直如探囊取物耳。

自古以来,不好利禄官位的读书人总还有一些,但不好名的却是少之又少,这次得着这么好的机会,谁肯让人一时间真是人龘人奋勇,个个争先,力图要在此次诗会中一鸣惊人,脱颖而出。

借助于清音文社庞大的根基,诗会的消息一龘出果如预想般搅动了整个江南士林,观其引起的躁动,还真有几分神都科考的气氛。

与此同时,公开倡言信也随之遍传江南,清音文社总司被扬州州衙封禁的消息顿时广而周之,引起士林大哗。当此之时,士子们参与诗会的热情有多高,对扬州州衙的非议就有多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