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人事与金融(第2 / 3页)
当楚剑功返回武汉,回到自己办公室的时候,李颖修兴冲冲的走进来:“今天你晚饭有没有时间见个人。”
“又要我请人吃饭?谁呀?”
“有可能是我们的金融政策制定人。”
“金融政策不是一直你在定吗?”楚剑功恍然大悟的点点头:“我是觉得奇怪,你的金融政策,或者说货币政策,就是印钱,平均每年一千万的印票子,喔,量化宽松。原来也是在瞎蒙。”
“其他人资历不够,要么就是转了锦衣卫,比如王启年,张彪……,你选十四个左都尉,让他们暂时代理,反正一时也不着急。名单给李颖修签字。”
“司马电六?”
“这个黄埔第一期的状元我要带着,任行军司马。你先别和他说。”
“肯尼也不跟你去?”
“他多少事呢,陆军、讲武堂、兵工厂……他肯定不去,走不开。”
到彰武大都尉徐沂的时候,听见他大声说:“钧座,你总算记起我了。”
“徐胖子嘛,谁不知道呢?黄梅城下,排炮不乱,必是徐胖。”在黄梅战役中,遇到清军的反突袭,平东将军翟晓林中炮,时任第十营游击的徐沂带队巍然不动,稳定了局势。
“其实,你们的一举一动,每一件功劳,大都督府都心里有数,但未必要说出来呀。”楚剑功笑着,给徐沂戴上了鹰头军衔。
给昭武大都尉齐鄂戴上军衔的时候,齐鄂什么都没说,敬礼、握手,向台下敬礼。他在清廷镇江大败,数万溃兵被朱雀军纳入管束的时候,就已经是朱雀军的把总了,这些年来无役不与,却无声无息,但按序晋升,也没有落在别人后面。
这样的人才是军队的基石。就好像那南极的企鹅,整整齐齐的排成队列,没有一只突出,但你知道,在暴风雪中中,你身边的每一只企鹅都如同防风林一样的站着,永远在那里,永不逃避,永不掉队,永不孤独。
“那钱粮……后勤谁管?”
楚剑功早有一个人选,但他没说,转口说道:“肯尼在中国呆不久了,提辖,你要心里有数。”
“肯尼多好啊,西点毕业生,为什么要走?”
楚剑功心想,前任美国驻上海武官戴维斯已经回美国了,这是讯号,美墨战争很快就要打起来,肯尼夫莱特一定会回国参战,夺回他父亲的种植园。我们毫无疑问,会失去这个行军司马、后将军、讲武堂教务长、军工计划专家……。
见鬼,我可能需要至少四个人来代替他。楚剑功突然想到这一点,不由得懊恼起来。
在授衔的热闹结束之后,全队解散。青年军官们自去庆贺,只有陆达留了下来:“水上锦衣卫谁带队?”
“易水,他在东厂呆的腻了,想出来打仗。东厂的行政事务,还是让早慢熊斯基来安排吧。”
“这次,我不跟队?”以前历次战役,朱雀军时代的浙东也好,共和军时代的黄梅战役也好,陆达始终作为楚剑功的副手,无役不与。
“你家。一共整编了二十个军,我带走六个,其他的分驻长沙、岳州、武汉、襄阳,要防备东南北三面。地盘变大了,你专任方面,别想偷懒。”
陆达嘿嘿一笑:“还有十四个军的大都尉人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