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法医秦明系列第二卷众生卷4) 第26节(第2 / 5页)
“肯定不是这栋楼的居民,周围的居民都说没见过这个孩子。”孙法医走过来,说,“还好,这孩子有手机,已经送回去解锁了,很快就能明确身份。嗯,估计是搞清楚了。”
说完,孙法医脱下右手的手套,从裤子口袋里掏出正在振动的手机,接通了电话,不一会儿,他又挂断了电话,说:“是距离这里一公里外另一个小区的居民,叫焦昊,18岁,高三男生,过不了多久就要高考了。我估计啊,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了?”
“跑一公里外的别的小区来跳楼?”我示意林涛进入居民楼,去楼顶看看是不是坠落点,接着说,“把死者的身份和体貌特征给程子砚,让她查一下小区大门的监控,看看是什么时候进来的,是不是一个人进来的。”
孙法医点了点头,安排技术员去把尸体照片交给保安室的程子砚。
“现场通道刚刚打开,我们的技术员正在周围寻找死者的痕迹。”孙法医说,“尸体,要不要先看看?”
犯罪嫌疑人杀完人后潜逃二十多年,最终被抓获。他的DNA和现场物证比对认定同一,他也交代了杀人经过,可是交代的杀人经过和当初的法医给出的死因鉴定不符,这样证据就会出现问题。事隔久远、时过境迁,受害者的尸体早已经火化很多年了,现在只能通过当时的解剖照片再进行一番推定。
这种工作不难,也很轻松,当年的死因鉴定也没有任何问题,可能是年代久远,嫌疑人对行凶过程记忆有误。在支持了当年的死因鉴定后,我让陈诗羽配合当地侦查部门,对嫌疑人进行新一轮审讯,说不定他还背着其他的命案,把杀人方式记混淆了。
在陈诗羽参与审讯的这一天,我们应该是可以在宾馆里休息休息了,可是省厅法医出差,一般都是“买一送多”,当地法医会抓住我们在的机会,将拿不准的伤情鉴定、非正常死亡案件也都找出来和我们一起探讨。
这天也不例外,一大早,我就接到了青乡市公安局孙法医的电话说,一个小区里,有个高中生坠楼了。毕竟涉及学生,需要我们一同前往把关。
闲着也是闲着,尤其是身边有大宝这个工作狂,所以我也没有推托,直接和大宝、林涛、程子砚坐着韩亮的车,赶往现场。
“高坠案件中,尸表检验没那么重要,主要看起跳点是死者一个人的,还是有其他人的。”我一边说着,一边蹲在尸体旁边,按照尸表检验的顺序,先看尸体的尸斑、尸僵,再看眼睑、口鼻和颈部。
“怎么发现的啊?”我问道。
“清早5点钟,晨练的大爷听见‘咚’的一声。”孙法医说,“当时他就觉得很奇怪,于是在小区里到处寻找,看哪里掉了东西,7点钟不到的时候,发现了尸体。”
“现在是8:10。”我说,“5点钟死亡的话,尸僵尸斑都只是刚刚开始形成。可是,死者的尸僵已经挺明显的了,尸斑也出现大片状的了,而且再看角膜混浊的情况,也有点状混浊了,要是我靠经验推断,我觉得至少死亡了6个小时。”
“这个不准,3个小时和6个小时,差不多。”大宝说,“个体差异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没法推断那么准。”
事发现场是一个回迁的多层小区,小区内有十几栋6层的住宅,虽然是建成不足五年的小区,但是因为质量一般,外墙已经斑驳。每栋楼的周围都有一些绿化带,种植着灌木,但可能因为常年得不到照料,也是杂草疯长、凌乱不堪。
死者是在小区5栋的北侧面绿化带中被发现的。
程子砚在小区门口就下了车,去保安室调取监控资料。她觉得有点可惜,现在的高层住宅小区内,几乎都安装了高空抛物摄像头,一旦有高坠案件,大概率是能够看清楚高坠的情况的。可惜这是多层住宅,一般不会安装监控。
我们下了车,向楼北侧绿化带内的警戒带走去。警戒带外围围着很多人,这个点正好是上班高峰时期,大家都不顾迟到的风险,围观这一起高坠事件。
“尸源明确了吗?是这栋楼的居民吗?”我走到警戒带边,一边戴着手套,一边问孙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