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法医秦明系列第二卷众生卷4) 第35节(第2 / 5页)
“而且,充血是生活反应。”我说,“结合现场情况,因为尸体所在的现场和爆炸现场隔了一段距离,且有几个拐弯,因此冲击波力度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结论就是,爆炸发生的时候,吕成功这孩子就在他所在的硐室里,而且还活着。”大宝说。
“那么,问题来了。”我说,“既然冲击波都没有击碎他的鼓膜,那就更不可能击碎内脏了。他既然不是死于爆炸,又为什么会在爆炸发生后死亡呢?”
“吓死的?”大宝拿起死者的双手看了看,说,“没有约束伤和抵抗伤,身体上也没有其他损伤,更没有窒息征象。”
“吓死,一般都是有潜在心脏疾病的人。”孙法医说。
“涉及爆炸案件,就要考虑现场的冲击波,看死者的鼓膜,就能分析出爆炸发生时他的位置和状态。”大宝说。
“对。”我赞许道。
我们赶到殡仪馆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尸体已经先一步运送过来,并且放在了解剖台上。
在灰蒙蒙的矿井里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尸体一放在整洁的解剖台上,就显得很脏了。男孩的全身都被灰尘覆盖,只有一双半睁的眼睛依旧是透彻明亮的。整具尸体都是灰尘的颜色,只有头顶部似乎还能看得见黑色的头发,就像是掉进了泥潭一样。
“身体上覆盖灰尘,只能说明爆炸的时候,他在矿井里,而不能证明那个时候他死没死。”我说,“而这一点很重要,很有可能决定了万永福和吕成功之间的关系。”
“嗯,以前我们办过一个‘迷巷鬼影’ 注 【见法医秦明系列万象卷第三季《第十一根手指》”迷巷鬼影“一案。】 案,那是凶手知道被害人有潜在心脏疾病。”大宝说,“但如果这个吕成功没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个年纪,不应该有什么多大的身体健康问题啊。”
“不过,从尸表来看,这也是最大的可能了。”我说,“拍照固定,然后清洗尸体,准备解剖。”
因为在解剖现场拍照的民警通常是照相专业或者痕迹检验专业的民警,他们不懂法医,所以会有个习惯,就是拍完了以后把显示屏上的照片给法医看一眼,确定需要的内容拍摄清楚了才好。
现场拍摄的小伙子在拍完尸表后,举起相机,让我看相机显示屏。在看到头顶部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头顶部的灰尘似乎比其他部位少很多。因为光线的问题,看尸体看不清楚,看照片却显得很不自然。
“头部先不清洗,你们先做常规解剖,我来看头部。”我制止了正准备冲洗死者头面部的大宝,说道。
“关系交给他们侦查部门去调查吧。”大宝说完,从口袋里掏出简易耳镜,把尖端插进尸体的耳朵里,自己凑过脸去从另一端的目镜里观察着。
“怎么样?”我见大宝磨磨唧唧的,有些着急。
“没,好像没穿孔。”大宝直起身来把耳镜递给我。
我用耳镜观察了尸体另一侧的耳朵,说:“确实,没有穿孔,但是鼓膜有充血。”
“鼓膜充血说明对鼓膜造成的气压不够大,刺激了鼓膜但是没有导致它的破裂。”大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