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现代后,我成了学神 第42节(第2 / 4页)
“当然。但身为本届麦田奖的组委,我有理由让奖项保持它应有的公正性。”卡米拉镇定地点了点头,“任何数学成果的重要性,都不该因为发现人的年纪而改变。在场没有人能否定,《正特征域上代数簇的奇点解消》是一个完美的发现。”
“当然。”受邀而来的威尔逊笑呵呵地补充了一句,“在量子上调同环上的一点小瑕疵,也已经公开弥补了。”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卡米拉会在景长嘉的学术报告会上,那么公开的给以为难。
如果不是极小量子模型被公开证明,或许今日拿到圆桌上探讨的,就该是它了。
“凯恩,我不认为你可以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卡米拉·哈恩侧头看向了他,“实际上我很想问你一句,到底是因为他太年轻了,还是因为他是个龙夏人。”
卡米拉·哈恩的语调比戈麦斯平和得多,但她的诘问却比戈麦斯更利。
这话一出,凯恩直接变了脸色:“你想说什么,女士?”
“事实上,”卡米拉严肃地环顾了四周,才缓缓道,“我想,这才是不少人想问出来的话。”
威尔逊坐在圆桌的对面,忍不住笑了起来。
凯恩沉稳道:“戈麦斯,你对我有偏见。”
“不不不,我可不敢对您老人家有偏见。”戈麦斯晃了晃手指,“您连候选人年龄太轻这种话都说得出来,谁敢惹您。高斯在这里都得放下他的尺规。”
众所周知,高斯在十九岁时,用尺规作出了正十七边形。
戈麦斯站起身环顾与会者们,又大声道:“要是凯恩先生肯拨冗看一看物理,劳伦斯·布拉格都得痛失诺贝尔物理奖了。”
劳伦斯·布拉格,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奖者。他斩获诺贝尔时,甚至才二十五岁。
《数学与系统科学报》是数学界的顶刊之一,拥有着极高的影响因子,与比影响因子还要高的退稿率。
但同时,它还有着一个老学术人们的共识,它更偏爱布伊戈与其同盟的稿件。
虽说布伊戈这百年来作为世界科研中心,在科学领域确实独占多年的鳌头。但并不代表着,别国的研究者就做不出比布伊戈更优秀的研究。
但《数学与系统科学报》的偏爱是如此显眼,以至于这些年都已经渐渐的成为了某种共识。
凯恩摘下了眼镜,说出了与戈麦斯之前一样的话:“我以为,我们探讨的是麦田奖的投票问题。”
“不如凯恩先生今天就再颁一条规矩,麦田奖只给二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
戈麦斯在“年轻”两个字上放了重音,凯恩气得满脸通红。
“戈麦斯,我不知道你对我有什么误会。但我听闻你曾专门前往龙夏,去见过那个年轻人。我认为一个专业奖项的评选,应该摒弃个人喜好。”凯恩咬着牙说。
“确实如此,但有些人显而易见的忘记了自己数学家的身份。”戈麦斯无所谓地坐了下去,“让不再做数学的人,始终保有数学家的理性,这确实是一种奢望。”
“这并不是吵架的地方。戈麦斯。”凯恩喘着粗气,“我想我提出的,是许多人的想法。有太多人因为年龄而痛失麦田,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