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铁马 > 第二十五章 “借”粮

第二十五章 “借”粮(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生产生活极度不发达的古代,募兵制度所需要的高昂花费,根本不是一个有着数万里防御边界的庞大帝国所能够负担的。就如唐朝的安西都护府为例,整个安西的范围包括今天的整个xin jiang的边界,需要防范的对手有吐蕃、回鹘和大食,可是整个安西四镇的军队才不过二万四千多人,所以怛罗斯一战失败后,安西立马就被吐蕃占了。

安禄山造反时,为什么他能一路直下,没有遭遇过一丝有力的抵抗?那是因为大唐已经没有军队了,大唐所有的军队都已经在安禄山的手上了。

蓟州的豪强大部分都居住在南城,他们的宅子都修建的异常的高大,这或许是为了表示他们自己高人一等的样子吧!

“老爷,我们是否该建几个粥棚,否则这些人尽都走了,我们明年去哪找人耕地呢?”卢夫子在院中中走来走去,看样子是很生气的,在门口的位置则有一个头发有些发白,年纪跟他差不多大的老者正在劝说着,他的目光不时的扫到外面大街上跪着的百姓,露出了不忍的神se。

“我何尝愿做这恶人,只是这城中的存粮却需要先保证军士们吃饱才行!”刘仁恭的语气看似十分的无奈又是痛心,杨国振也分不出他说的话的真假。

“大人,只要攻下幽州,以幽州的存粮,那是足以让百姓度过难关的,如此大人只需准备不多的一些粮食就可以了!”杨国振的话一说完,刘仁恭就露出了不快的神se。

“大人,若是蓟州府库没有存粮的话,可以城中的大户借粮!想必他们也是十分乐意为大人分忧的!”看见刘仁恭脸上神se的变化,杨国振赶紧的说道,找大户借粮,他特意把这个借字说的特别的重。

“可是他们毕竟都是有功名的人家……”刘仁恭的话没说完,可是杨国振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对付这些圣人子弟。

身处现代的任一个人可能都不会有这种心理障碍,因为所谓的圣人弟子在现代的几次运动中,已经彻底的褪去了他们身上的神圣光环。但在古代统治者为了稳定他们的统治,竭力的想要拉拢读书人,愚弄老百姓,在他们的竭力宣传下。在贫穷老百姓的认知中读书人那可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是带着光环出生的,所以在中国古代混的再不如意的知识分子也不用担忧生活的问题。

那些老百姓最是迷信,谁又敢轻易的去招惹读书人这群星宿,刘仁恭也是从贫穷老百姓中混上来的,现在他的地位虽然很高,但是对于杨国振提议去找那些诗书传家的大家族“借”粮食,老实说他还是有点心理障碍的。

“若是大人不方便出面的话,由我去借如何?”杨国振当然不会相信这些读书人是天上星宿下凡的鬼话,若是可以的话,他绝对不介意来一场大运动,把这些所谓的夫子先生全部打落凡间。

一番解释下,刘仁恭半推半就的也就任杨国振去施行,反正粮食他是不会出的,他也不会出面说什么的,将来万一若是他倒了霉的话,可能还需要这帮子士人来救他的命呢!

不过杨国振有他这句话就可以了,只要刘仁恭不插手,杨国振难道还会怕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子。至于那些士子的chun秋笔法会怎么样的来抹黑他,他一个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会担忧这些,笑话!焚书坑儒又不是秦始皇的专利,当下杨国振便告辞离去,连刘仁恭的封赏也顾不得去理会了。

蓟州城周围也是沃野千里,但是这些土地却大部分都是在这些年中逐渐被那些豪强夺去了,每年耕种这些土地的农民不仅要给卢龙军交税,还要给这些寄生虫交租子。也正是因为豪强士子对土地的兼并,初唐时助大唐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府兵制到盛唐时就被彻底的破坏掉了,之后的盛唐虽然靠着募兵制得以继续维持着庞大的国土防御,但是事实上已经埋下了祸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