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明光铠(第2 / 3页)
明白了原委的杨国振放下了心,只要徐老丈没有骗他,那就好了,至于所谓的社会地位问题,那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只要给的工钱够高,社会地位自然而然的就高了。
就跟妇女解放运动一样的,如果女xing们赚到的钱比男xing们更多,那还有什么解放的必要,社会地位自然而然的就变换了。
所以说杨国振觉得这句话说出了关键。
一切社会问题都是经济问题!
能吃饱喝足,谁吃饱了撑得要造反!
看到徐老丈的表情,杨国振的心里立马顿了下来。
他在担心是不是徐老丈为了让自己去救他女儿,一直在骗他。
不过他脸上却还是笑着问道:“老丈可有什么难处?”
“不瞒使君说,老朽是不愿再去打造铁甲了,只想做一老农!”徐老丈犹豫逡巡了好一会儿才诺诺的说道,显然是怕杨国振怪罪他。
接着在徐老丈的解释下,杨国振总算是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能吃饱喝足,谁傻叉才去抢劫!
……
“老丈,你看这样如何?”杨国振思考了下,决定直接说出来。
“官府可以负担你的食宿,只要你给我打造出来1件明光铠,我就给你一斗粮食,若是你能帮我培养出来一个合格的工匠,那他每打造10件铠甲我就多给你加一斗粮食如何?”说完后杨国振就看着徐老丈的反应。
在唐初的时候,军器监一般是从民间征发工匠,干上十天二十天的活,称之为番匠,这样一来虽然影响了工匠们的生活,但是只有十天半个月的,工匠们抵触心理也不强。
安史之乱后,这一制度就被打破了,为了避免麻烦,那些被强征入伍的工匠成了终身制的了,称之为匠户,由官府统一管理。
这样一来,对于全国形势的控制确实是不错的一招,工匠都在军中,那么那些想要造反的人就不可能得到足够的武器了。
但是对于工匠们本身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唐末的时候,军士的地位已经很低,而他们的社会地位比军士更低,成了社会的最底层。
生活贫顿到了极点,所以也不怪徐老丈会抵制杨国振的建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