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国的崛起 > 第31章 人才啊!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第31章 人才啊!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1840年,塞缪尔?肯纳德建立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预先宣布轮船到达和出发的ri期。肯纳德宣扬他的航线是已经取代“与帆船时代不可分离的、令人恼火的不规则”的一条“海洋铁路”。

南方的经济发展会更上一层楼。

而在水路运输方面的应用,西方人已经颇有成效了。现在是时候,也是必须发展的时刻了!

从1770年起,苏格兰、法国和美国的发明者就在船上试验蒸汽机。

第一艘成功的商用汽船是由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建造的,他曾前往英国学习绘画。

但是,与詹姆斯·瓦特相识后,转而研究工程学。

郑应天开启【船舶】这一栏,倒不是为了直接兑换商船,战船。而是为了技术资料。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为了扩大船厂,增大船厂的规模以及培养技师,郑应天只好将部分技术资料兑换好,其余的交由他们补充。

这样不仅锻炼了技师,培养人才,储备技术,还节约了能量。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郑应天知道以后木质船是要被淘汰的,主流是铁甲船。和现在的包铁皮木船相像,但是所需的技术和成本不可同ri而语。

1807年,他使自己的“克莱蒙脱号”汽船在哈得孙河下水。

这艘船配备着一台驱动明轮的瓦特式蒸汽机,它溯哈得孙河面上,行驶150哩,抵达奥尔巴尼。

其他发明者也以富尔顿为榜样,其中著名的有格拉斯哥的亨利·贝尔,他在克莱德河两岸为苏格兰的造船业打下了基础。

早期的汽船仅用于江河和沿海的航行,但是,1833年,“皇家威廉号”汽船从新斯科舍行驶到英国。

5年后。“天狼星号”和“大西方号”汽船分别以16天半和13天半的时间朝相反方向越过大西洋,行驶时间为最快的帆船所需时间的一半左右。

而且现在所有的船都是使用风力或者人力驱动。

而欧洲人好像已经将蒸汽机运用在铁路和航运上了。

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他首先利用一辆机车把数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每小时14哩的速度行驶31哩,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

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

因而发展铁路运输也是必不可免的,这是工业革命的推进器。郑应天预想在南方内陆修建铁路,等省会和州府之间联系起来,那会极大的加快物流速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