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李德裕献药(第3 / 3页)
侍立在桌案后的吏部小吏一见李煦不仅跟皇子李湛说的上话,跟前途似锦的御史中丞李德裕竟能称兄道弟,心里一晃,也顾不得什么门户之见了。
在李煦和李德裕说话的工夫,两个小吏,一个替他整袍穿带,一个替他盘发梳妆,手段之巧妙,让两个梳头太监羞愧难当,自愧不如。
其实这些小吏本来就是部司打发来协助这些从西北前线回来的莽汉穿衣配带的,他们却仗着吏部乃六部之首,地位崇高,心里压根就没把这些莽汉放在眼里,后来又见内侍省派了两个梳头太监来,于是更加有恃无恐,索xing一个个木头桩子似的立在那闲聊。
穿戴整齐后,李煦像李德裕告了声稍候,就快步走到挂在墙上的铜镜前,对着镜子仔仔细细地又把自己捯饬了一番。这才满意地笑了笑,然后他又走到放在墙角的水桶边,打了冰凉的水在铜盆里,仔细擦洗了脸和鼻子,待用毛巾擦干水,整个人儿顿时焕然一新,竟有了几分翩翩出世的潇洒劲儿。
怀出世道德,行入世衣冠。岂非名士风流?
李煦红着脸低下了头去,不是因为羞愧,是两条龙又出门了。
李德裕至此暗松了一口气:果然是这么一回事。当年自己做校书郎时,号称“诗酒侠剑四绝”,杯酒赋诗那是常有之事,喝醉了耍贱更是每ri的必修。彼时的长安城,谁人不知我李德裕狂癫不羁的英名豪气。
这位无敌老弟一定是在某个酒宴上见识过我杯酒赋诗,酒醉耍剑的风姿,故而心生崇拜,久久难以忘怀,缠绵悱恻,以至于今。难得啊,难得,十年了,他竟然还记得。
唉,试问,一世匆匆,又有几个十年呢,又有几多知己?
唏嘘有顷,李德裕才想起此行来的目的,他忙从袖子里摸出一个红漆木盒捧在掌心,对李煦说道:“闻老弟偶感风疾,鼻子有些不痛快,愚兄特地寻来这对丸药,希望有所助益。”
———
ps:历史上李德裕确曾任御史中丞之职,但不是在元和十一年。正史上李德裕这年三十岁,丁父忧,守制。且元和十二年才辟为河东张弘靖的掌书记。为挺“猪脚”上位,某也只好昧着良心篡改了,奉劝诸君莫把本文当正史看。否则,气吐血,某可不赔医药费。
;
木盒里是两颗鸽子蛋大小、深红的药丸,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
李煦这回真是感动的涕泪交流了,堂堂的“李党”主席,未来大唐帝国的擎天玉柱,历史上与商鞅、李斯、王安石、张居正等人齐名的一代名相李德裕竟然专门给我送药来了。
……哼哈……还真是痛快啊。
李德裕的药还真是神奇,只吃了一丸药,没多久,那两条蹬鼻子上脸的恶龙就彻底偃旗息鼓,灰溜溜地消失无踪了。
都说人逢喜事jing神爽,jing神爽来气运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