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杀城(第1 / 3页)
农婆八被任命为步军兵马使,巴突被任为马军兵马使,张龙任为亲军押牙,统带亲兵,赵无忧也亲军押牙,不统兵。
官有了,钱也有,剩下的就是招兵买马了,至于招募多少兵将,李煦没有说,有多少算多少呗,兵荒马乱的,自然是越多越好了。
放任不管的恶果很快就体现了出来,农婆八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手段一口气招募了两千兵,巴突这个马军兵马也拉了六百多人,以及五十三匹像驴的竹马,巴突等人身躯肥壮,骑在竹马上,竹马四条腿直打晃,看着随时都有摔倒的危险,李煦劝巴突把马让给招募来的蛮人骑,巴突不肯,说身为马军兵马使,不骑马算什么玩意。
身为监军判官,主帅暴死,肖德朝有权力也有义务立即着手调查。他觉得黄龙跃的死,他的几个亲兵最为可疑,果然黄龙跃是被人毒死的,那么毒多半是放在他的饮食了,能接触到黄龙跃饮食的自然都是他亲近的人。
亲卫首先值得怀疑,那个叫的最凶的亲兵最先被抓了起来。
随后的整整一天时间里,韶州驻军的兵营上空都回荡着他们的惨叫,监军判官急切地想查出凶手,不顾支军使的劝告,对他们使用了刑具。可行军营中哪来的刑具呢。许多人对此都有疑问,肖德朝对此不予理睬,在他看来尽快查明凶手才是最紧要的。
堂堂的一军统军使竟被人毒杀于寝帐中,凶手太猖狂了,太可恨了,杀一百遍也不足解恨。经过一天加一夜的刑讯,凶手终于找到了,让人掉眼珠子的是,毒杀黄龙跃的凶手竟然就是那个喊的最凶的护兵。
被打的奄奄一息的护兵承认他在韶州刚娶的媳妇被黄龙跃酒后强占了,他怀恨在心,故而乘机毒杀了他。问他这么长时间为何早不动手,答曰没买到砒霜。
在李煦充任山奚王特使的时候,韶州军又遭逢两次大败,待连州城破时,连上后营辎重兵、丁壮在一起也不足六百人,伤亡比例之高稳居各军之首,李煦现在跟桂仲武打的火热,此等情形,将来都会成为他“悍不畏死”“勇往无前”“浴血奋战”的直接证据,换句话说韶州冤死的士兵的血将成为他升官发财受奖的阶梯。
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当然在这之前还得做一件事,把黄龙跃干掉。李煦盘算好了,黄龙跃必须得死,他不死,前期兵败的责任谁来承担?后期“大胜”的功劳自己怎么享用?
弄死黄龙跃不难,但李煦不想自己亲自动手,毕竟韶州兵的基干还是黑面军时期留下的,农婆八等人此刻还在重用,自己的手上若是沾上黄龙跃的血,对自己的清誉十分不利,毕竟杀一名违纪的士兵和杀建军元勋不是一回事。
思来想去,李煦把龙本健人叫到了自己的营帐了,二人密谋到半夜,龙本健人低着头走了,脸色虽然平静,眸子里却满是兴奋。
这可真是贼喊捉贼啊,可怜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因为一个女人被自己的亲兵毒杀,这样的事若传出去,岂不被人笑掉大牙,韶州军以后还怎么立足?
因此新近接任的统军使杨赞就下了封口令,声明以后谁再敢提这件事一律家法处置,至于家法是什么,李煦没说,韶州军建军不久,其家法军规还是沿用黑面军时期,海盗跟官军不通,家规十分严酷,违犯者砍手、挖眼、勾肠,都是常有的事。
支军使、主簿杨赞被任命为韶州军统军使是大帅桂仲武发的话,统军使只是一个临时设置的官,并无品阶,战时设置,战后即废除,文官、武官都可以担任。
出任了统军使后,李煦就开始搭建自己的新班子了,龙本健人作为毒杀姐夫黄龙跃的大功之臣,其功勋虽然不宜张扬,其功劳却是必须酬奖的,有功不赏将来谁还为你卖命。李煦任其为孔目官,全权处理军需粮饷军械支给等项,是韶州军的后勤大总管。龙本健人对此十分满意,欢天喜地地走马上任。
肖德朝原是监军判官,现在晋升为监军使,当然他这个监军使跟节度使或观察、经略使身边的监军使相比还有段距离,不过名称现在是保持一样了,监军使那就是比监军判官好听,威风,大气。虽然和李煦的统军使一样战事一结束就要取消,但做一天算一天,过把瘾再说。
李煦把毒杀黄龙跃的任务交给了他,龙本健人愉快地接受了,黄龙跃一死,他就彻底解脱了,他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把头顶上那一顶顶绿帽子摘下来,堆成一堆,把羞辱他的那个女人捆绑了放上去火化掉。
他等这一天已经太久了,即便李煦什么承诺都不给他,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干。
第二天一早,黄龙跃被发现病死于寝帐之中,韶州营哗然。黄龙跃虽然被架空失去了权柄,却仍旧是韶州军的精神领袖,名义上的最高统帅,连州城下那么困难都扛过来了,而今胜利在望他竟然死了,怎么会这样?
黄龙跃的亲兵嚷着说他们大当家是被人害死的,他理由是他的耳朵里残留着一丝血迹,他们怀疑大当家是被人用砒霜毒死的。这名护兵从海盗时期就跟着黄龙跃,十几年,亲如手足,在黄龙跃已经成为大唐的官军校尉后,他仍旧保持着旧时对他的称呼,称呼他大当家。
这一点,甚至黄龙跃的妹夫龙本健人也比不了,这也足以彰显他与黄龙跃之间的特殊关系,但这一点并不能让他就洗脱杀害黄龙跃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