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构陷(第1 / 4页)
李煦进入房间躺了下来,跟林虎男说让她回去催催正牌夫人早点过来,莫要让人久等,还有就是让她盯着点,这种场合打扮以庄重得体为宜,莫让沐雅馨乱出主意,搞的花枝招展的不庄重,林虎男应诺,去了。
门一关,李煦就从床上跳了起来,推开房间后窗,扫了眼外面无人,轻轻地一跃而下,这些日子尽管军情再忙,手上的功夫可一刻也没落下。
轻轻落地,李煦驾轻就熟地贴着墙根走,穿过一道僻静的小门,进了独一味厨房所在的小院,独一味是李煦亲手创建,里里外外哪里不熟?
厨房小院里一片繁忙的景象,除刺史之外,整个韶州官场的官员今晚都要到这来吃饭,谁敢怠慢,这回宴席要是办砸了,那可就等于砸了自己的招牌,虽然说有手艺在身到哪不是吃饭,但没事谁愿意背井离乡到外地谋生?在韶州城除了两家百年老字号,谁有独一味东家给的实惠多,人应该懂得感恩不是,东家诚心待咱,咱也得尽上心是不是。
因为经办这么大的筵席十分少见,故而此番厨房从外面临时请了十八个杂工,都是亲戚带亲戚来的,彼此都不熟悉。李煦闪进衣帽间,换了身独一味特有的白衫。
有李复做中人,肖彰出价一万贯购入李煦位于凤凰台的大宅,这个价格很合理,算得上是一笔公平买卖,成交之后,李煦即把家搬到了位于新城东南方的高升客栈,对此,肖彰连说没脸做人,杨判官是自己的好朋友好兄弟,哪有人家还没去上任就让人搬出家宅的道理,太没人情味了,让自己以后怎么做人?
李煦却是淡淡一笑,说军中有句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咱们做官的也一样,宦游四海,何处是故乡呢,处处是故乡,处处又都不是,当年修这宅子花了我许多心血,本打算住各十年八年的,结果呢,缘分说尽就尽了,没奈何的事。
话虽这么说,肖彰还是连连说不好意思,于是就提出要请新任营田杨判官一家吃顿饭,本来准备设的是家宴,两家人凑在一起,其乐融融,交交心,结果消息不慎走漏,家宴转眼就摆不成了。杨判官在韶州官场人缘太好,听说要走,都指望借这个机会来送别一下,凤凰台那边故人才走,新人尚未搬进去,肖彰的家院又太局促,因而思来想去,这酒就摆在了独一味,酒席的名字索性改成了韶州官场老友们送别杨判官履新的送别宴。
名字怎么起都无所谓了,大家都是豁达爽快人,还能为了一个名字闹的头疼吗。李煦要离开韶州,林虎男自然要跟着去,林家大舅哥却故土难离,不愿离乡,李煦索性明卖实送把独一味送给了他。
李煦在韶州时,独一味就已经变成了韶州官场迎来送往时的指定之所,除了官办的迎宾馆,就属这里招待的官员多,林大舅对如何应付官老爷们早已驾轻就熟,不过这一次,他的心境跟以前可大不一样,以前他是独一味的掌柜的,虽说在店里也是说一不二,做的了主,但毕竟不是正主儿。自己的妹妹在杨家再得宠,不过也就是各妾,妹夫(姑且这么叫吧)再待见自己,人家是官身,是有爵位的世家子弟,岂是自己可以攀比的?
这白衫是李煦创建独一味时山寨后世厨师工作服设计的,除了裤褂还有一顶帽子,独一味开业典礼时厨子们穿着统一制式的白衫儿集体亮相,一度轰动了韶州城,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是李煦引以为傲的一次成功的营销策划。
换了白衫服后,李煦就混在了打杂的人群中。洗菜,洗碗,给二厨打小手,若干年前,李煦做过沙陀人的厨师,这些活干起来驾轻就熟,容易。
不过李煦来厨房可不是心血来潮,来体验生活,追忆过去,他此来是另有事要做。
各路贺客陆续赶来,身为召集人和东主肖彰在前厅忙作一团,春风得意的“嚣张公子”虽笑的两颊酸疼却也乐在其中。闲扯的话题很快就移到了李煦身上,听说杨判官一来就带着如夫人去了最大最舒服的房间,至少有十个人不怀好意地笑了起来,然后嚣张公子就站出来为自己的兄弟辩解。
今天却不一样了,现下自己是这个店的正主儿,是送也好,是赏赐也罢,不管怎么说,自己现在是这店的老板,老板和掌柜能一样吗?
望着打扮的花枝招展,笑成一朵花的妹子陪着气宇轩昂的妹夫走来,林大舅心里那个美呀,林家祖上一定做了太多的好事了,让老天爷都觉得过意不去了,瞧,自己的妹子一步登天,嫁给了这么个好人家,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呀。
和李煦寒暄了两句,看到他眉头不展,有些疲惫,就主动问他要不要找个房间休息一下,挽着李煦胳膊的林虎男说:“哥哥,你也真是的,没看见无敌精神疲惫吗,还问什么问,赶紧收拾去。”
林大舅向妹子瞪了一眼,这小丫头没大没小了,当着人面教训起哥哥来了,真是岂有此理,不过一转身的工夫,他的脸上又堆满了笑容,妹夫应酬多,精神疲惫是正常的,反正时间还早,那就找个房间休息一下吧。
林大舅亲自张罗,安排了店里最奢华的一套房间给李煦休息,又拿出做哥哥的派头,好生叮嘱了妹妹几句,要她用心照顾着,这才忙自己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