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战利品(第1 / 4页)
一言既出,只见一个便装大汉昂首跨入大堂,他身后两列铁甲军校锵然向前,刀枪齐出,将孟度带来的侍卫全部缴械拿下。
孟产年约四旬,现任丰安县县丞,官不大,却官气十足,他虽然是县丞,在丰安却比县令说话管用的多,在孟氏一族中,他的地位不算高,却是族长的亲信,此番来,他带有族长的口讯,对如何处置孟孺死后天德军事宜拥有最后的决定权。
孟良是孟孺最亲的人,三哥暴死,身为亲弟弟,理应过来,而且按照孟家的惯例,他也是最有希望继承孟孺产业的人,甚至代替他出任天德军使。
天德军还没有发展到河北藩镇那样,藩帅父死子承,或传位于部将,或由部将推举,多数时候都由自己决定继任者的地步,不过天德军所差的也不是很多,许多时候,所缺的也就是一个名分。如孟产做不成大唐的丰安县县令,却掌控丰安县的政局,置县令如手中傀儡。
只要运作得当,孟良即便得不到军使的名分,也可以副使或司马、判官等名分在背后实际操纵,做到兄死弟即,权力始终掌握在孟氏的手中。
“你就是刺杀孟军使的幕后元凶?”孟度捻须问道,声音浑浊的怕人。
李煦在柳条庄的地牢里关押了三天三夜,地牢是用一个干燥的地窖改造而成,柳条庄原来的地牢则因为被众人所知,孟孺的护军校尉以为不安全而弃之不用。
地牢很干燥,但很黑,第四天中午李煦被从地牢里提出来时,已经适应黑暗的眼睛被外面阳光一刺激,竟出现了盲视,站在那好半天都迈不开步。
来提他的一个中年人极不耐烦地喝了一声:“带他走!刺杀孟军使的歹人,你们何必对他这么客气。”
隔了一会,两只粗壮的手就推了李煦一个趔趄,在此之前,孟孺的护军校尉孟明目光阴冷地盯着那个中年人,那个中年人也狠狠地盯着他,双方都十分不友好。
这个中年人叫孟潜,是地道的孟家子弟,而孟明则是一个胡人,被孟孺收为义子后改作现名,在孟家,二人的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言。昔日,孟孺在世时,孟潜也奈何不得他,而今孟孺被人刺杀,你一个异族义子,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敢违背老子的话。真是该死。
“四叔不必问了,人是在他庄上被杀的,不是他又是谁?”孟产不耐烦地说。
“四郎,你怎么看?”孟度问孟良。
“怪我识人不明,害了三哥,我……”孟良掩面而泣。
“既如此,孟潜你就国法家法一起执行吧。”孟度发话。
孟潜在丰州防御使幕任职推官,掌管刑狱,闻听孟度的话,即向四个侍卫挥挥手,阴着脸往外走,四个侍卫拖着李煦刚要走。忽然有人咳嗽了一声,说道:“四叔,你这么个搞法,是不是太草率了?”
孟明心里想什么,却没人知道,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除了他的义父,他手中的刀,他座下马,他跟谁也不亲。
推李煦的是孟潜的侍从,二人拗不过家主的目光,胆战心惊地推了李煦一把,心里着实紧张的不得了。孟明没有任何动作。处理孟孺被刺事宜的孟氏族人已经到了柳条庄,从现在开始,李煦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下了。
不过即便如此,孟潜的两个侍卫也不敢再造次,他们只看了孟明一眼,就被这个异族人如狼崽子般阴狠的目光吓的魂飞魄散,再没有勇气做第二次冒险了。好在李煦是个识相的人,吃他们一推后,他乖乖地走了起来。真是个贱骨头。
此番处理孟孺被刺事件的孟家当家人一共来了四个,孟潜只能算是个跑腿的,做主的是另外三个人,孟度、孟产和孟良,天德军副使郑阳,天德军营田副使李茂,天德军司马孟绰因为利益相关,此刻也被邀请来列席做见证。
李煦被带到了柳条庄的公事堂,在平日自己坐的椅子上坐着一个瘦小的老人,须发灰白,眼神浑浊,一副老朽之态,他就是孟孺的族叔,现今与孟家族长一起执掌孟氏的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