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风暴(第2 / 3页)
李煦赞了声:“秦兄想的真是周到。”就换上了衣裳,秦忠不仅准备了衣裳,连马匹也准备好了,放在后门外。三人上马出南门,直奔黄河而去,行出二十里,远远望见一座破败的废城。城郭不算小,东西南北各有三条街道,四周还有石头和青砖垒砌的城墙遗迹。城中一片残垣断壁,只有西北角还耸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圆顶房屋。
李煦正望着废城出神,秦忠用马鞭指着那座用大青石砌成的城门,故作轻松地说道:“此处便是天德军旧城,极盛时人口有两万,比现在的九原城还要大。这里原来是一座土山,名叫金刚山,驻军将它的东、西、南三面剖开,又借着地势筑起石墙,墙高九丈,光滑如镜,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艰险去处。北面用巨石修筑的墙根,上面用青砖垒筑的墙体,高有十丈。元和三年,山奚数千人围城月余不能破,损兵折将,一连病死了两位首领,后来他们称这里为‘忧伤城’。从此动迁,袭扰振武、河东去了。”
李煦一边查看沿途地形,一边打猎。正午时分,众人在一座土山下落脚。侍从拾柴点火烧水煮肉,李煦与韩随走上土山山顶,往北望去,一片荒草苍茫,天尽头有一排高耸入云的雪山。李煦惊道:“这莫不就是阴山?”韩随赞道:“将军好眼力,这里便是阴山,再往北就不是大唐的疆域了。遥想当年由此向北万里之内都是我大唐河山啊。”
李煦叹息了一声,吃过午饭后,再向前就到了碧落川,碧落川蜿蜒盘曲如“几”字形,“几”字内里地势平坦,三面环水,一面有山梁断崖,稍加改造即可防御草原游骑侵扰,在此驻军屯垦,三年后,天德军的军粮就可以实现自给。
李煦经办过营田事宜,有过成功的操作经验,骑马考察过一遍后,心里已经有了数。韩随也曾操办过营田,时间虽不长,对此事却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听李煦描绘未来的蓝图,听的热血沸腾,听完后他担心地问:“只怕丰州那边有人要从中作梗。”
李煦笑道:“也不能听到拉姑叫就不种田,丰州那边我来想办法,营田的事就拜托你多为筹划,我知道军中各将唯有韩兄你曾主持过营田,而且成功了。”
韩随道:“将军若下定决心营田,某将敢不全力以赴。”
韩随见李煦看操练看的很认真,便问道:“将军曾在敬国公军中呆过,刘公治军是出了名的严苛,曾经沧海,再看这些就有点不堪入目了吧。”
“刘公治军鬼神莫测,外人是学不来的。各有各的一套,亦不可妄自菲薄嘛。前番步军营在固山城下全军覆灭,你以寨兵披甲上阵,一样能破沙陀。可见操典什么的都只是一个形式,实用,能战才是关键。”
“将军过奖了,沙陀那一战胜的侥幸,若非将军的霹雳弹关键时刻起来效用,只怕也难抵挡沙陀人的重装骑兵。”韩随似有感而发,大声说道:“将军用兵神鬼莫测,即便不用霹雳弹亦可横扫沙陀。”
李煦摇摇头,道:“沙陀胜在骄纵,被我钻了个空子,说起临阵用兵,我不如韩兄,也不如各营指挥使,从今往后,战阵之上的事,我能不参与尽量不参与,一切就拜托韩兄和各位将军了。”
韩随感慨道:“为大将者当有此心胸。”
李煦大喜,又说道:“除了军垦之外,在军城之外亦可选地实行民垦,各营军户亦可开垦,不过军户经商一项还是不能开禁,否则军纪废弛只是早晚的事。”
出任天德军使后,李煦把家眷全部迁入天德军城,居住于公署后宅。秦忠依旧任管家,秦义死后,秦忠又认了一个义子,叫秦明。这日李煦巡城回来,秦明来请说义父秦忠有要事求见,说是求见,意思却是让李煦去见他。
秦忠侯在自己的房舍,见了李煦,致歉道:“有位朋友从洛阳来,想见见家主,恐人多眼杂不方便,故此请家主移步相见。”
自秦义死后,秦忠对李煦的提防之心日甚一日,而今开口闭口都是家主,显得十分陌生。李煦也不计较这些,便问来人在哪,秦忠答:“在旧城废墟。”李煦暗吃了一惊,秦忠所说的旧城在军城东南二十里,是沿河的一座废弃的城镇,旧为天德军城,后被河水冲毁而废弃。来人约在此处见面究竟何意?
李煦一时难以明白,不过秦忠亲自来请,恐难以拒绝,遂道:“我回去换身便装即来。”秦忠客气说道:“便装已经备好。”让秦明捧出一套衣裳了。
李煦邀韩随出城行猎,顺便查看一下各营屯田区域,营田副使李茂自李煦正式接任天德军使后便称病回了丰州,营田一事处于停顿。李茂任天德军副使多年,专管营田一项,其实无多作为,辖区内所屯垦的田亩尚不及李煦在韶州时一个营田所的多。
天德军孤悬在外,粮草转运困难,就地选择合适地块屯田解决军粮实为上上之策,李茂之所以不作为除了本人的慵懦外,也是出于利益的考虑。边境粮草转运困难,损耗巨大,每每不能按时补给,而遭致士卒怨恨,朝廷因此有旨,可以就近向私商购置粮食,此项生意获利巨大,基本被丰州孟家所垄断。
李茂作为丰州孟家的女婿,与孟家之间关系亲密,其人本身就是孟家几所大商社的股东,为了孟家和自己的利益,他自难尽心尽力去营田了。
李煦今天要去看的地方叫碧落川,距离天德军城约四十里。
天德军城外数百里地都是滩涂、草地、树林、小山,纵马奔驰时心中顿生一种说不出的豪情壮志。一行人所骑的都是良种青海马,这**体型高大,能负重,耐力和爆发力都不错,更难的是耐得住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