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化胡(第5 / 6页)
众骑士这才缓过劲来,有人取箭欲射他,不想背后突然冷箭连发,箭法极准,转眼之间五六名骑士又丢了性命,剩余的人不敢恋战,拨马向西北方向逃窜。
“唔,你是唐人?”他语气生硬地问道,似乎有些紧张。
秦思思更紧张,所以没有回答他。那个年轻人咧嘴笑了笑,意外的是他有一口白牙,蛮人显然还不懂得用药盐清洁牙齿,很多人的牙齿黄里透黑。秦思思因此对他心里存了份好感,她偷偷地将他打量了一番:六尺高的身材,体态匀称,脸红且瘦,一对单眼皮的小眼,目光十分柔和。
众人叽里咕噜说了一阵后,年轻的骑士便让人牵过来一匹马,他亲自把秦思思捆在了马背上,绳结打的不松不紧,恰到好处。然后他冲着秦思思挤眼一笑,领着众人打马进了森林。秦思思在马背上最后看了一眼地屋前飘扬的旗帜,除了默默流泪就只能心中为李煦祈祷了。
时近正午,众人翻过一座山来到一座营寨,营寨里只有七八顶帐篷。见到人来,寨子里迎出五个妇女来,一清色的矮墩墩身材,圆滚滚的如同地瓜。众骑士纷纷下马,有轻狂的便大呼小叫搂着妇女亲热。
年轻骑士将秦思思从马背上解了下来,动作轻柔之至,解开捆缚她的皮绳后又殷勤地为她整理衣裳,他还想为秦思思整理发髻,却遭到断然拒绝。
“唉,你别去了,他们人多!”壮汉突然开口说话。
李煦停下脚步,回头说道:“纵然是刀山火海,我也要去救人。”那汉一跺脚道:“你不杀我,我便助你一臂之力。”于是将横刀插在腰带上,也捡了一张弓,抓了七支箭,跟着李煦下了土堆。
离土堆不远的河边拴着六匹骏马,另有一根拴马桩上尚残留着一段缰绳,想是首领走的急的来不及解开马缰,而是用刀割断的。那壮汉建议每人带上两匹马,以便路上能换着骑。二人沿着小河追了一整天,到了一处稀树草原,地势变的起伏不定。
走上一座小山坡,忽见山谷中一小队人马正往西南行走,人数约二十来个。壮汉手打凉棚望了望,十分肯定地说道:“就是他们掳走了你的女人。”李煦皱了皱眉头,问道:“他们究竟是什么?”那大汉咧嘴笑道:“休管他们是什么人,我只问你,这么多人,你还敢下去救人吗?”
李煦冷笑一声道:“有何不敢的?”说罢便换了马,取弓在手准备下去厮杀。那大汉忽然伸手抓住李煦的马缰,说道:“我相信你的勇气,可是敌众我寡,硬拼不行,需得巧取才成。”他一指正南方的一座小山:“山坡之南有他们的一座营寨,只有十七八个妇女看守,我们从山南绕过去,先占领营寨,埋伏下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虽说没有全胜的把握,终比你硬拼要强的多。”
“你不用怕,这里有我。”他拍了拍干瘪的胸脯。
秦思思受了一顿惊吓后,忽然听到这话,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于是她壮着胆子说道:“我已有丈夫,你还是放过我吧。”
年轻人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显然他不能完全听懂秦思思说的什么,他结结巴巴地指着自己的胸口说道:“我叫图巴桑,你呢,你叫什么名字?”
秦思思见他答非所问,知道他懂得汉话不多,于是懒洋洋的不想再搭理他。
恰在此时,营门口突然一阵大乱,一人手持唐大刀跃马而入,刀锋过处,人头纷纷落地。那年轻人吓得目瞪口呆,等他回过神来便拉着秦思思的手便向一旁的树林跑去。使刀大汉干净利索地劈杀了七八个人后,虚晃一招甩开众人去救秦思思。
其实李煦何尝不知道硬拼不行,只是当局迷关心乱,心中只惦记着秦思思的安危,一时头脑有些发热罢了。听了大汉这话,连忙点头赞道:“这倒是条好计。好兄弟,看得出你很会打仗。”那大汉冷哼了一声,没有接茬。
清早,秦思思从睡梦中醒来时发现李煦还熟睡未醒于是就提起皮桶打算去河边取水做饭,当她哼着小曲走在新近开辟的那条小径上时,心境如同这寒星寥落的清早一样,纯和而宁静。但不幸突然降临,草丛中窜出两名奇装异服的蛮人,怀抱着令人生畏的铁斧冲着她直流口水。秦思思当即吓得魂飞魄散,手脚麻软。
直到其中一个蛮人不怀好意地摸了摸她的脸蛋时,秦思思才尖叫着往回跑,不过她只跑了两三步便被一个蛮人从后面扑倒在地,随之那人就粗暴地撕扯她的裙裤,意图不轨。另一个蛮人则团起一个干草包塞在了她的嘴里,然后飞脚踹开了同伴,用一条皮绳缚住她的双臂,推着望前走。
在小河边,一个头戴鹿角盔的蛮人仔细地端详了秦思思,甚至将她的嘴撬开查看了她的牙齿,然后他眉飞色舞地对同伴说了一段话,同伴们轰然而笑。秦思思听不懂他们说的任何一句话,但从众人的神色看,都是不怀好意。
然后四个蛮人抬着她,如同抬着一根原木涉水过了小河,在离此七八里外的森林边缘聚集着二十多名蛮人骑士,一样的目光阴狠、面目可憎,不同的是他们的头饰似乎要精致些,而且有个年轻的骑士似乎懂得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