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蛰伏(第2 / 4页)
十四营的调兵兵符现在就在乌葵达襄的中指上,那是一枚用黄金、红玉制作的扳指,侧面雕刻着鹰、虎、狼,那是乌隗部最高权力的象征,其使用、传承有着严格的规定。乌葵达襄人事不省,谁也无权动用,而问题是如果不出动乌隗的主力谁又有把握战胜来敌?
乌隗部的八大长老迅即聚集在一起,掩盖了帐篷的门在里面密商,小德牟、和栋带着各自的部属等候在营帐之外,二人焦急地等待着最终的结果,然而结果迟迟不出。脾气暴躁的小德牟先是焦躁地走来走去,继而骂骂咧咧,最后几乎是暴跳如雷的了。
营帐外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杨欣紧张的手心都出了汗,她靠近李煦,可怜兮兮的问:“怎么办呀。”李煦环抱着她,安慰道:“长老们会想出好办法的。”
东方武靠到他兄弟身边,嘀咕道:“看样子有些不妙,怎么办,撤吧?”东方文道:“寨主没下令,怎么撤?你不要命啦?”顿了顿,却交代道:“准备好马匹和火油。”东方武不解地问:“准备火油做什么?”东方文冷笑道:“四面合围,不放把火,怎么脱身?”
韩五此来是劝李煦回太原的,李煦走后这一年,大唐国已经分崩离析,李唐朝廷所能控制的只剩关中一隅。朱克荣统一河北,王智兴拥有淮南、两浙、宣歙,常思云割据两川,李海山占据黔州、宁南,牛僧儒占据武昌,乌重胤占襄阳,王庭凑占山东,李介占据洛阳、宣武、河中。即使是关中地区也是强藩林立。
韩五劝李煦道:“大唐现在还剩一副皮,这幅皮还是很金贵的,披着这层皮能做许多事的,若没了这层皮,扫平天下谈何容易?”
李煦哈哈一笑,说:“所以现在还不是回去的时候,大唐的这身皮还在,回去了难免束手束脚,等谁把这层皮撕破了,我再回去。”韩五道:“群雄并起,分争天下,你却在这做山大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闲适的日子过久了,留神磨灭了一腔英雄气!”李煦道:“你提醒的事,我这就找几个倒霉蛋练练手,顺便再训练一支蛮族铁军。”
说到这,李煦把韩五带来的一封付家家主的密信又看了一遍,然后放在灯烛上点燃,刚烧到一半,门外忽有人惊呼:“失火啦。”房门旋即被一人冒冒失失地撞开来,那是一个眼睛大大的姑娘,她体格健硕,脸庞黝黑,胸前鼓鼓囊囊的煞是壮观。她是杨欣带来的二十名女奴之一,当初挑选内房六人时,杨欣并没有选中她。
李煦见她本性纯朴憨厚,点名要的她,给她取名叫杨目。杨目能做一手极好的烤肉、菜汤,上山后跟着厨子又学会了做汉家饭菜,李煦夫妇的伙食都经她手做成。此刻她见到李煦手里提着一条带火的绢布,脑子一热便将手里的一盆青菜汤朝李煦泼了过来。
“夫人”、“嫂子”,不仅是词义上的差异,内涵更有天壤之别。因此在这日迎接韩五的宴会上,头领们向杨欣敬酒时的措辞、神态就有了很大的不同。杨欣到底还年轻,她还不能从这细微的差别中体味出更深一层的含义。
韩五一直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切,李煦向他敬酒时,他的眼神里就闪烁着一丝异色。
宴席散后,韩五坐在了李煦的书房。杨欣捧来了醒酒的酸草汤,韩五忙起身迎接,杨欣矜持地笑着,说:“韩先生是贵客,该让我来侍候你。”
李煦听她话说的**不清,就对她说:“我跟韩先生有话说,你先下去吧。”杨欣拿瞪了李煦一下,才捧着托盘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一眼,这一回眼眉已经弯成了两道月牙。
韩五低头品茶,久不发言,李煦也捧着茶喝,并不急着催促他。这中间来杨欣的侍女杨美、杨目来了两次,一个送干果,一个送梅汤。杨欣出嫁时带了二十名女仆,留了六个在身边服侍,其余的都粗使在外,半年中多半配了人。
李煦慌忙闪避,避过了头脸,却躲不住身子,自肚脐以下油汪汪湿了一片。恰巧手上的白绢又烧尽,烫的他连连甩手。韩五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杨目却张着嘴巴傻在了那。韩五嗤嗤地笑,用手指着李煦被油汤浸湿的下身,杨目这时候缓过神来,于是嘿嘿一阵憨笑,竟撕下自己的裙角来替李煦擦拭,粗手粗脚的又几次触碰到那堆敏感的东西。
李煦脸黑的像块猪肝,有心臭骂她一顿,又不忍看她大大的眼睛里噙着的泪水,于是脱下脏衣裳,窝成一团丢给她。
……
乌葵达襄六十五岁寿辰注定是一场悲剧,先是老寿星在寿宴上莫名其妙地中了毒,然后就是两个最有实力的儿子相互指责,小德牟与和栋都声称手上有证据证明对方是弑父的元凶祸首。两个人先是口角之争,继而就在父亲的病榻前动起了手,拳来掌往,刀劈斧剁,从帐内打到了帐外。两个人一时都伤得头破血流,谁也不服气谁,于是各自回去集结家将,准备大战一场。
小德牟有六个营,两千骑兵,和栋有四个营,一千五百骑兵。这是乌隗部的主力,除了首领乌葵达襄直领的十四营骑兵,任何人都不是他们的敌手,即使乌葵达襄的侍卫亲军也不占绝对优势,老首领虽然有十四个营,号称万人,但实际只有五千人,他们固然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但多半都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正在下坡路上疾驶。
李煦给欣欣古尔录取了个唐人名字叫杨欣,给她六个也各取了一个名字,以杨为姓,以“美目盼兮,巧笑倩兮”两句为根据,取名为杨美、杨目、杨盼、杨巧、杨笑、杨倩。六个人改了汉名,穿上汉装,乍一看与汉家女子无甚区别。
到六人中最乖巧的杨巧来续茶时,李煦对她说:“回去告诉夫人,这边不用侍候了。”杨巧却站着没走,磕磕巴巴地问道:“夫人挑了杨美、杨笑给韩先生侍寝,大当家帮问问韩先生愿意吗?”韩五闻听这话忍俊不禁,将嘴里的一口茶喷了出来。杨巧忙从袖中拿出手绢给韩五擦拭。
韩五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对李煦说道:“尊夫人好意,在下心领,我独身惯了,不必有人侍寝。”李煦笑对杨巧道:“你去告诉夫人,我与韩先生要秉烛夜谈。不必费心找人侍寝了,再跟杨目说一声,让她准备几样小菜送来。醒了酒就觉得肚饿。”
杨巧唉了一声退了出去,韩五笑问李煦:“这几个姑娘倒是有趣,看来你虽做了契丹人的女婿,心却还向着大唐。”
李煦哼了一声,仰面靠在椅背上,缓缓说道:“此间无外人,有话请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