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蛰伏(第3 / 4页)
李煦未作丝毫推让就领受了那枚象征最高权力的鹰虎狼戒,当他从首席长老手中接过沉甸甸的戒指时,和乌葵达襄的眼神对了一下,他的心骤然一紧:他对自己充满了敌意。
帮助乌葵达襄平定和栋的叛乱,李煦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这中间击破和栋所部大军只用了一天**,和栋杀兄迫父,已犯了大忌,他所依赖的六营铁骑在乌葵达襄的老爷兵面前出人意料的竟然不堪一击。应泊川大战后,和栋大败特输,不光输光了本钱,也输光了信心,现在他只剩远投他乡这一条路。从内心深处来说李煦并不想杀死和栋,兔死狗烹的道理,他还是心理有数的,虽然有鹰虎狼戒在手,但他的地位并不巩固,他还需要时间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追击和栋的战役断断续续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
时间拖得如此之久,让所有人都对李煦不觉刮目相看,岁月和苦难已经把这个男人雕琢的成熟圆润,他像蛇一样一年之内他连续蜕皮三次,脱去了青葱与莽撞,换上了坚韧和锐利!
李煦这一年确实获益良多,困难也不少。他借追击和栋而扩张自己实力的策略没有错,但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介入,他的这种考虑不可谓不高明,然而问题是,螳螂在捕蝉的时候不远处总有一只虎视眈眈的黄雀。李煦现在就是那只螳螂,他的身后就有黄雀,而且是七只黄雀,这七只黄雀的名字分别叫:迭刺、乙室、品部、楮特、突品不、捏刺、突举。而原本和乌隗部最亲密的乙室部现今却成了那只最凶狠的黄雀!
在和栋拒绝上山迎接乌葵达襄下山的第二天下午,两名浑身是血的信使来到乌葵达襄和八位长老的面前,他们是来禀报小德牟的死讯的。小德牟在战败后,率残部数百人向西南方向的弥嘢河畔撤退,和栋派得力干将鹰牙率军紧追不舍。在距离弥嘢河三十里的烂糊岗小德牟被围,为了保全部属的性命,小德牟同意投降。
在小德牟丢下武器下山投降后,鹰牙却背信弃义地将之绞杀,小德牟的部属责问鹰牙背信弃义,鹰牙则辩称是和栋密令他这么做的,否则他的妻小父母都将被处死。
已经不能说话的乌葵达襄听闻这些诉说,不禁老泪纵横,八大长老对和栋的态度也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们同情小德牟的遭遇,指责和栋的心狠歹毒,不顾兄弟情义。而小德牟的母亲和妻女悲伤的哭泣声,更使得气氛沉重起来。当晚,山下起火,火借风势向山寨蔓延,巡防营报称在山寨的后山发现了一支来路不明的士卒,正试图靠近山寨,只是因道路不熟被打退,他们将射杀的两名士卒的尸体带到乌葵达襄面前。
经过八大长老的检验,确认是和栋的手下无疑,八大长老据此断言和栋要杀人灭口,用意是夺取乌隗部的最高权力。他们建议乌葵达襄立即从后山下山,去投奔与乌隗部友好的乙室部。李煦不同意这么做,理由很简单,小青山四面被围,已经没有下山的路。
事情陷入了僵局,这时一位长老建议李煦率寨兵从山南佯攻,做出要下山的假象,而由他护送乌葵达襄从后山出逃。看起来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但难题随之而来,寨兵只有区区数百人,又要分兵两路,兵力太少,佯攻根本起不了牵制吸引敌军的目的,兵力投入太多,护送庞大的家属撤离也不敷使用。乌葵达襄上山之后,陆续也有一些追随者跟到小青山,这其中有他的五个营的侍卫亲军,也有其他部民。
牙帐里还没有商量出最后结果的时候,小德牟却因为一件小事与和栋火拼了起来,事情已经变得不可收拾,更多人的卷入了两方的厮杀之中,杨欣吓的捂面哭泣起来,她现在已经无力阻止这一切了。
她哀告李煦援救父亲小德牟,李煦无奈地苦笑着说:“来不及了,现在就如同两头公牛在战斗,人是劝不开的。”杨欣哭成了个泪人一样。李煦提议护送昏迷不醒的乌葵达襄、乌隗部的八大长老,小德牟的母亲和妻子先离开这儿,毕竟这种混乱的局面,谁也谈不上有安全。杨欣早已心神大乱,慌忙答应下来,带着李煦去见她的母亲和祖母,两位老夫人显然已被眼前的情形吓坏了,昏头昏脑地就答应了李煦的提议。
至于昏迷不醒的乌葵达襄和八大长老,李煦并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考虑,半是规劝,半是强制,就在东方兄弟按照事先计划制造的混乱中,把人给带出了营地。
一旦脱离了战场,众人便要求暂时驻扎下来,尤其是两位夫人,她们对这场兄弟相残的悲剧既慌乱又痛心,一步也不肯走了,要留下来等待事态的平息。这显然让李煦感到不快,他不得不使用非常手段,一面授意东方兄弟营造兵临营外的紧张气氛,再利用杨欣的孝心和纯真把这种紧张成倍扩大后传递给两位夫人。两位夫人终于松口同意先上小青山避难。
这一路走的并不顺畅,小德牟不久就得知自己的妻子和母亲被李煦带上了小青山,他虽然一时无从判知李煦的用意,但本能地意识到这将不利于自己,于是他派自己最信任的卫将噶礼率一营人马前去追截。李煦早有应对之策,巡防营统领郑华英和内卫营副统领穆洪各率一支疑兵守候在半道上,郑华英的这一小队扮作盗匪,对追兵进行袭扰。只要稍稍拖延一下时间,假扮李煦的穆洪就能安全撤入小青山西南面的那片小山中。
考虑到混乱局面下敌我难辨,加之山寨地域狭小,李煦没有同意他们进驻山寨,而让他们在山寨外的山沟里安营驻屯。和栋围山之后,其中有一部分便归降了和栋,另外还有一部仍驻扎在山沟里。一位长老提议将大汗的权力之戒鹰虎狼戒赐给李煦,由他下山招徕旧部共同担负其佯攻掩护的重任。
鹰虎狼戒是乌隗部最高权力象征,它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除首领外,任何人未得八大长老的公议同意,不得佩戴,即使佩戴也不产生丝毫效力,且以僭越之罪将被处以最严厉的惩罚。反之,若得八大长老的公议同意,则佩戴者拥有与首领同等的权力,甚至在与首领产生分歧时,有最后的决定权。乌葵达襄虽不能言语,神智却还清醒,他自然知道失去鹰虎狼戒意味着什么,也知道李煦得到它之后意味着什么,因此在长老提出建议后,他就像一尊雕像一样,呆坐在那,没有任何表示。
他究竟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人们紧张起来。如果没有首领的同意,就不能提起将鹰虎狼戒授予他人的议案,这是铁规。所有人都紧张地望着乌葵达襄,望着那张扭曲、可怖的脸,屋里太安静了,几乎能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声。
杨欣端着汤碗走了进来,感受到这种紧张的气氛,她略略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向乌葵达襄,在他的面前跪了下来,放下汤罐,倒出药汤,吹去浮皮,把药碗举到祖父的唇边。乌葵达襄呆滞的目光闪动了一下,他盯着杨欣,杨欣还之以浅浅一笑。她已经得知小德牟被害的消息,也痛哭过一场,现在她是强装笑颜,为的是不刺激自己重病未愈的祖父。
乌葵达襄的眼神突然变得生活起来,勉强喝完汤药后,他向八位长老的首领递了个眼神。多年合作的老伙伴心领神会,于是众人正式开始讨论将鹰虎狼戒授予他人的可能,决议很快得出:授予乌隗人的女婿、小青山寨主李煦鹰虎狼戒,要其招徕后山各部,在三更后向南山之敌发起攻击。八大长老则将护送乌葵达襄及两房夫人下山去投奔乙室部。
小山山势不高,但林木茂密,届时再多的追兵也只能望山兴叹。这本是一条很好的计策,可惜的是穆洪面对追兵的时候,突然惊慌失措起来,尚未接触便溃散了,这让假扮李煦的郑华英直接暴露在追兵的视野中,为了完成军令,郑华英只得硬着头皮往山上退。噶礼如影随形,终于在山脚下树林边将郑华英截住,当他发现自己费尽心力截住的这个人不是李煦本人时,顿时感到自己受了愚弄,他下令剥掉郑华英的衣甲,一口气抽了三百鞭,郑华英浑身是血,看起来像一块烂肉,万幸的是他挺了过来。
小德牟和和栋激战了一天**,乌隗部彻底分裂为两个阵营,一派拥护小德牟,一派拥护和栋,乌葵达襄的十四营亲军分成三派,一派成为和栋的支持者,一派站在小德牟一边,少部分退往小青山,他们是乌葵达襄的忠实拥戴者。
小德牟最后战败,率残部向西南方向逃窜。和栋随即率兵将小青山团团围困。
乌葵达襄服了解药之后醒来,但如中风病人一样目斜口歪,不能言语,好在他脑子还算清醒,在与八位长老议事的时候,歪斜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手指上那枚金镶玉的鹰虎狼戒,现在它几乎成了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唯一支柱。
和栋派人上山要求接回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以及八大长老,李煦传话说让他亲自上山来迎接,和栋断然拒绝了。父子间的信任荡然无存,不过此时还没有人相信和栋会对自己的父亲做出什么不利的举动,八位长老中至少有五位还相信他是一个正直、正派的人,但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彻底颠覆了和栋的孝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