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第2 / 7页)
听众6:┭┮﹏┭┮跟楼上的握手!还是进了决赛再说吧,最后决胜要看组合赛结果的,对吧?
……
“莫非这病根的名字……也叫‘江湖’?”
明明风格上大相径庭,却各有各的逻辑和亮点,无关谁对谁错。
在没有统一台词规定的情况下,似乎哪一个风格都基本维持在角色定位之内,却又可以如此不同。
袁争鸣估计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对这两个人都没办法喊CUT,因为他心痒痒地极度想知道他们接下去会怎么处理。观赏性也是商业比赛的特色之一,身为评委也身为一个热爱配音的人,他自然乐在其中。
可是听过这两场的观众们就很纠结了。
而过桥米线的演绎则用了另一种风格。
“下官听闻大司空近段时间贵体抱恙?”和用了陈述句的齐誩不同,他前半句语调轻轻抬高,把这句话变成了问句。并且,是明知故问。
“时下正值严冬,屋外寒冷,大司空身为朝臣之首,大病初愈万万不可怠慢,还请屋内一叙。”他在音色上比齐誩冷清,于是利用了这个特色,侧重加强那种面对当朝权贵无惧无畏的态度。
齐誩说话的方式绵里藏针。
而他说话,亦是暗潮汹涌——
听众1:_(:з」∠)_ 这……这让人好难抉择!!刚刚投了不问归期一票,现在觉得过桥米线也很好怎么办??
听众2:_(:з」∠)_ 各有各的风味,我已经打算两个都投了……【我博爱我面壁】
听众3:_(:з」∠)_ 已经打算两个都投了+1【默默列队面壁】
听众4:_(:з」∠)_ 已经打算两个都投了+2【也默默列队面壁】
听众5:┭┮﹏┭┮嘤嘤嘤嘤虽然初赛是无所谓,但是决赛一定会选一个人出来,我舍不得啊舍不得~
“江湖?”过桥米线淡淡重复一次这个词,却没有笑,镇定自若地朗朗掷落一句话,竟有几分反问的意思,“俗语云‘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原本即是两样不沾边的东西,大司空今日……怎么突然有兴致与下官谈论江湖了?”
他的语速在句末渐渐放慢,意味深长。
尽管和齐誩的处理手法不太一样,但是产生的效果很相似,弥补了他声线阅历感不足的缺点。
“通州……四海皆江湖,又何况小小一个通州?”即使说到了重点,他也波澜不惊,一副早知道原因的样子轻描淡写道,“说起来也有趣,通州叛乱一事前阵子刚刚传到京城,大司空便一病不起,近日顺阳侯平叛归来,擒得那些江湖叛党回京,病便好了,可巧,可巧。”
到此处,声音中的气势忽然提了上来,逼迫对手于无形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