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第43节(第3 / 5页)
王瑞听了,顿时悚然一惊。
贾政疑心他们说的是自己,不觉羞愤异常,浑身颤抖,快走两步,正欲细听,忽听王瑞惊叫一声,道:“咱们快些回去,我家里还有要紧事呢,险些忘记了。”
说完,二人疾步向前。
☆、第044章:
上回同王瑞说话的侍郎不是别人,却是曾经受过李恂恩德的顾明,后又忘恩负义险些害得李赫代他受罪,虽无李家帮衬,又是寒门出身,然而他善于钻营,又的确有些本事,因此费了十余年的工夫,已经做到了工部侍郎。
贾赦不嫌天热,说完这话,便往偏房里寻小老婆吃酒赏花去了。
却说贾政到了衙门,点了卯,工部员外郎不过是工部郎中之下的次官,虽说是实缺,实则是闲职,贾政又是不惯俗物的,终究没什么忙碌之处,不过是和同僚道了好,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听候郎中的吩咐,帮郎中处理些繁琐之事。
好容易忙完,贾政歇了一口气,一时腹痛,忙起身出去,途中,遇到三位同僚,忙相互问好。那三位本在说话,说到得意处脸上露出几丝嘲讽,不想见到了贾政,连忙都呵呵一笑,掩住话题,各自散了。
贾政心中疑惑,意欲询问,却因腹痛难耐,只得忙去解手,待他解了手回来,却见那三位同僚面色如常,并未露出什么来,只得掩下心思。他心神不宁,想到昨日贾敏的书信,不禁长吁短叹,做事便有些粗疏,气得郎中火冒三丈,但是想到贾政身后的荣国府,轻易得罪不得,只得忍住气,又令旁人整理这些公文事务。
贾政有些羞愧,忙向众人致歉,到晚间下了班,并未如同往日早走,反而停留了些时候方出衙门,只见到前头有两人并排而行,窃窃私语,隐隐约约似乎提到了自己,和先前说话的三位同僚一样语气,贾政顿时一怔。
对于勋贵之家出身的子弟,顾明天生有一种憎恨之意,认为他们没有真才实学,偏生占了寻常百姓穷极一生都未必能达到的位置。他自恃自己满腹经纶,才较比干,每回升迁总不如李赫来得迅速,久而久之,不知感恩,反恨李家,才有先前和人同谋,意欲将所做之事嫁祸李赫。不想竟被李家察觉,亏他机灵,退步抽身得快,不曾损伤丝毫,却再也没有机会整治李家了,倒是和他合谋之人一年前终于被他弹劾落马,自己取而代之。
贾政其人,顾明久闻其名,他连李家都不怕,哪里怕区区一个贾政,何况贾政并无真才实学,不通俗务,工部许多官员都不敢交代实务给他,不过是宣康帝看在贾代善的面子上才赏了主事之衔,十多年了,才升了一品。
王瑞抱怨贾政无能,顾明含笑附和,心中深以为然,可惜贾家不是李家,其姻亲甚众,顾明并不敢对上他们,况且素来又无嫌隙,很不必得罪了他去。
看了王瑞的背影一眼,顾明冷冷一笑,当年和他同科的林如海、程胜都高升了,唯有他如今才做了郎中,年纪这般大了,也没什么厉害本事,倒嫌弃贾政起来,贾政虽无能,可身后到底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没有高官厚禄也照样富贵,王瑞呢?
想到这里,顾明忽然似有所觉,往后看了一眼,竟是贾政呆愣在不远处,不由得一怔。
贾政原是极敦厚老实本分之人,行事谦恭厚道,有祖父遗风,深得同僚敬重,怎么今儿却有人说自己的闲话?虽然听不真切,但是贾政却觉得并非好话,不禁又羞又气,忽然想到昨日贾敏书信,愈加觉得不痛快,果然便听得穿郎中服色的人抱怨道:“怎么偏选了他,兢兢业业,却半点儿用处没有,竟还不如下面的主事有能为,白占了缺儿。”
听声音,正是贾政上面的郎中王瑞,和林如海是同科的榜眼。
又听穿侍郎服色的人笑道:“你在这里抱怨有什么用?谁让他出身好呢,咱们既比不得他的出身,只好让他白占着这缺儿罢,横竖你日后别用他,用其他人便是。谁不知道他们家的那些事,不过是不敢得罪他们,不好在他跟前明说罢了。”
王瑞道:“实在是恼怒,原本工部忙碌,掌管天下各处事务,偏生有这么个人,今儿险些误了大事,亏得发现了,不然上面大人们知道了,都是我的不是。”
穿侍郎服色的人笑道:“咱们别说这些,仔细叫人知道了,反告你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