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第121节(第2 / 5页)
倒不是他揣测圣意,而是一直都听太子抱怨朝廷之力使不到金陵,在金陵竟是甄家和贾史王薛等家族的天下,他们一句话比圣旨还灵,杀人放火俱能脱罪,许多官员的升降都是由他们做主,而非朝廷的考评升降,去年升了大司马的贾雨村就是借着他们这几家的势升上来的。每年各地官员进贡,进京时都要走他们的门路,进宫的贡品数目不如落在他们手里的一半,桩桩件件,都是恶迹。这些人家是护官符上有名的,如此行为,圣人焉能容忍。
林如海目露赞许,嘴里却道:“一切要看圣人的旨意。”
甄家比前世进京提前了一些时候,想必甄家女眷亦是如此,听说近日将至。
依他看,甄家的抄家怕要比上辈子提前了。前世新帝不大得太上皇之心,朝中新旧之争十分惨烈,这些人家的没落都是在太上皇驾崩之后,而今生长庆帝行事,太上皇半点都不插手,虽仍顾念老臣,可也明白他们做事太过出格,所以长庆帝如今就能动手。
林睿听了,若有所思。
贾敏想了想,道:“他如今才多大?叫我哪里放心?就算再过几年,叫智儿一个人返乡我也不放心。”
林智自幼读书,也是满腔雄心,恨不得立时考取到功名,告诉别人自己并不比兄姊差,闻听贾敏不舍之语,忙道:“哥哥当年十三岁就考中了秀才,孩儿也想效仿呢。我如今已经大了,身边又有好些小厮长随,母亲不必担心。”
贾敏却道:“如何放心?从前你哥哥考试的时候咱们举家皆在江南,纵有路途,也不似如今这般有千里之遥。别说你这么个身边只有寥寥几个小厮的小孩儿家了,就是你父亲,走这么远的行程,身边不带几十个亲兵随从我都不放心。依我看,且等等罢,瞧着哪家举家南下时,托他们携你一同上路,也好照应些。”相比长子自小在外求学,终究是小儿子跟在身边长久,贾敏总觉得小儿子行事不如长子稳重。
见林智神情微微有些失落,林如海笑道:“别听你娘的,我已有了打算,圣人打算让你哥哥去金陵,你们正好一同南下。”
众人闻言俱是怔然,贾敏急忙道:“几时的事儿?我怎么没听睿儿说起?”
林如海却是一笑,打发他回去,道:“明儿我带你妹妹出门,别打搅我歇息。”
林睿一笑而去。
次日早起,林如海梳洗后,从园中撷了一枝鲜花进房,与贾敏簪在鬓边,羞得贾敏面如红霞,道:“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奔五十的人了,这样花红柳绿的打扮,竟像妖精了。”
林如海道:“天底下哪有这样年轻的妖精?上年纪的人添一点艳色,才显得没有暮气。”
旁边丫鬟抿嘴一笑,恭维道:“太太,老爷说得极是呢,太太这样好看得很。太太常常出门,仔细瞧瞧问问,和太太同龄的太太们谁有太太显得年轻?谁见了太太不说太太像三十来岁的人?记得前儿顾太太还请教太太是怎么保养的呢。”
林如海笑道:“圣人只对我说了一句,还没拟旨,睿儿如何知道?”
饭后林睿夫妇相携来定父母,曾净陪着贾敏说话,林睿则在书房服侍林如海,得知后,忙向林如海道:“圣人竟有此意?我倒不想去有膏腴之地一说的金陵,想如琏表哥一样去个穷县做官,亲自管理农事民生,让一县百姓安居乐业,由贫穷而至丰衣足食。”
林如海倒有几分动容,随即温言道:“哪里不能为官?为民做主未必非要分贫富之地。当初我劝琏儿如此,为的是他们家已有中落之势,父叔皆无守业之能,唯有如此,他家方能稳稳地守住家业。咱们家如今是圣人身边的近臣,按圣人之意行走方是正道。愈是风流富贵之地,愈是贪污之风大起,百姓一样吃苦受罪,你此去若能抑制此风,令朝廷增收,百姓受益,家国受益,待你身处高位,亦能行走民间,更加能为民做主。”
林睿心中一动,又听说太子亦去,悄声道:“莫不是圣人想动江南一带的官场了?”
他由林如海亲自教导,敏锐之处远胜别人,回思曾净说起甄家进京,待其女眷抵达,少不得也会到自家走动,大约便明白了长庆帝派自己去金陵的用意。甄家在江南根深蒂固,已盘结百年,一直都在江南为官,今年突然被召唤进京,他难免有此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