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回 黎阳兵变(第3 / 3页)
……
首尔城下,宇文述大帅指着城上的来护儿道:小子,你造反了!
来护儿道:狗屁,老子什么时候反了?你再胡说八道,老子不请你吃高丽皇家泡菜了!
宇文述道:不是你造反了,是杨玄感说你反了!实际上你没反!是他反了!皇上有旨,各军火速退兵,扫灭叛党!
来护儿真是气诈了肺!天下的将领多如牛毛,你杨玄感为什么偏偏说我反了?恐怕要落下一生的笑梗……
"我军还可以挑选精兵,抄近道袭取东都洛阳,以此号令天下。但是,这样做,只恐怕怀州刺史唐讳得到我军消息,事先有所准备。如果唐讳依城固守,我军只好奋力强攻。倘若拖延百曰,城池仍不能攻下。各处朝廷重兵赶来,我军将会受到城内外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夹击。那时候,我就不敢设想会是怎样一种局面了!"
杨玄感颇不以为然。他说:
"我看不能这样说。现在,朝廷文武百官的家口,全在东都。如果先行夺取了洛阳,就可以动摇他们的军心。况且,对于沿途经过的城池弃之而不去攻占,用什么去显示我们的威风呢?所以,据我看来,你所说的次计,正是运兵的上策。"
一般认为杨玄感采用了下策,所以失败。可是想一想,李密三条妙计全是狗屁。
上计:领着杂牌义军去进攻辽东的百万隋军,那简直是送死。理论上可以等隋军粮草吃光不战自溃。可这种情况会发生吗?只有书呆子李密会这样认为。隋军完全可以短期内就地解决粮草,击败义军不过是一战而已。
反过来一想,那肯定是本将军人气如曰中天,风liu倜傥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唉!真是没办法,长得帅也是错呀!
就在来护儿退兵之时,高丽军突然围攻上来!
《大伙要投票收藏啊……》
;
中计:奔袭长安。几乎也是送死。长期无后方运动战,除非是工农红军这样为信仰而战的钢铁之师才能办到。一支杂牌军恐怕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下计:进攻洛阳。不是送死,而是等死。除非义军能在隋军主力回救前发展到上百万的规模。这种可能也是有的,所以杨玄感认为下计最好,那是有道理的。
如果依我之见,义军最需要的不是某个城市,而是发展的时间。只要避开像洛阳,长安这样的坚城。一路向南发展,过黄河,淮河,长江。专打没有守备的城市,用根本没有含金量的胜仗鼓动士气,义军肯定会越滚越大。大到能打败隋军的时候,来个回马枪,重新北上。估计能有七八分胜算。
麦铁杖与沈光最终没有参加黎阳起义,一是他们的朋友,家人都有在辽东前线的。一但参加,这些人必先被杀。二是大隋王朝是他们亲手建立的,包含了他们一生的荣耀,这中间有难以割舍的感情。三是跟着紫阳真人当个道士,混吃混喝,逍遥天下,貌似相当的不错。
于是乎,紫阳真人又多了两个烦心的徒弟,老六麦真人,老七沈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