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泼辣一回又何妨继续找婆家(第2 / 7页)
如情“呃”了声,有些不好意思。
那妇人轻轻哂笑一声:“不愧为书香门弟出来的,果真贵人多妄事。”
如情回答:“这回想给小侄子小侄女们做些衣裳鞋帽的,妈妈给推荐几款吧,最好是耐洗耐脏还耐暖和的。”
那女掌柜连忙道:“四姑娘果真贤慧,先前给父兄长辈做衣服鞋帽的,如今又给侄儿侄女做,想必女红功夫了得。姑娘可真好,相信哪家公子娶了你呀,定是他的福气了。”
如情抿唇笑了起来,“承妈妈吉言。”
“那姑娘这边请,这边请。”掌柜的把如情带到一旁的架子旁,然后对一句身着紫红色撒花裙的妇人道:“这位奶奶,可否给个方便?”
那年轻妇人转身,头上戴着的赞珠螺丝珠叉垂下的一排流苏珠子剧烈晃动着,上下打量如情一眼,粉白的脸儿闪现些许的讽笑,“原来是方四姑娘呀。好巧,居然这见着你了。”
如晴瞅着一脸媒婆相的如真,心里暗道:这陈家也是个妙人,估计是想着自家没什么背景,怕就算考上科举,在官场上也混不出人样来。所以这才拐弯抹角找上了方家。一来,方家失了势,而她又才与向家退了婚,正是不好找婆家的时候。二来,方家的姻亲何家却在科举及文官集团里有着不容忽视的霸主地位,与方家联姻,再接着搭上何家,不愁陈家公子没出路。
如情瞅着自家大姐的精明相,诚如她所,这门婚事,虽看则低嫁,但胜在出嫁后左右无制肘。倒也值得考虑。
老太君也略有心动,又问:“这事儿,是谁先提及的?”
如真挪了挪屁股,“就是陈家的大嫂子。原先我也不认得她的,后来也是您孙女婿带了她男人在府里来过几回,一来二往的,这才认识的。那陈家嫂子听闻我还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妹子,便活泛了心思,前几日还特意把她婆婆和小叔子也给带了来。那陈老夫人原先也是庄户人家的出身,一看就知是老实巴交的。那陈家二公子,高高瘦瘦,皮肤有些黑,走起路来还挺精神的。力气也挺大的,当着我的面,接过丫头们的水桶,跑得飞快。”
老实巴交的婆婆,虽然上不了台面,但对于媳妇来,也是喜事一件了,至少不会被立规矩,或是故意找茬。而看着精神的黑面书生,至少可以肯定身体结实,不是文弱书生型的,而提着水桶跑得飞快,便证明此人应该还时常务农,不是那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视劳作为耻侮的酸儒书生。
如情微微迷惑,眼前这位妇人看着好生面熟,不知在哪见过。倒是她身边的玲珑沉香及玉琴见这妇人神色不善,为怕她对如情不利,忙豁豁地上前半步,把如情围在中间。目光紧紧地盯着对方。
“是啊,好巧。夫人也来买料子么?”如情礼貌地笑着,虽然觉得这妇人挺面熟的,但确实不大想的起来,也就随意打个招呼得了。
那妇人稍微愣了下,这才发现如情早已不认得她了,心头不悦,缓缓道:“是呀。给小孩子准备些衣裳的。”
如情“哦”了声,看着她那粉银镶边绣花束腰比甲下的苗条身材,估计是才刚有的吧,“原来夫人有喜了,恭喜。”
那妇人微勾唇角,“姑娘当真不认得我了?”
一时间,老太君等人全活泛了心思。但经过前车之鉴,老太君又表示,还得先见见真人,多多接触下,才能婚嫁的事。
如真满口答应,一脸的快笑,“就知道祖母您上过一回当,所以现在贼精明了。孙女早知您会这么一,所以孙女早在先前就已约好了陈家老少,再过两日,借着吃茶的便,约了大伙一块儿来喝茶。到时候包祖母您看得仔细。”
如真这话得直白有趣,大家都笑了开来。如情也跟着笑了几声,但很快又气闷不已,唉,果然是古代包办婚姻呀,问都没问过她的意思就给决定了。
……
在回方府的路上,如情忽然想到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再弄些料子回来,给几个小侄子小侄女做点衣裳鞋帽的,便让马车停到一间中档布料行里,戴了面纱,下得马车,直至进入铺子里后,这才摘了面纱。那布料行的女掌柜早已认得这便是时常登门买料子的方家四姑娘,立马撇开眼前的人,上前满脸堆着笑,“哟,四姑娘来了。四姑娘这回要选些什么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