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唐 > 第四百五十四章:老翁直谏言

第四百五十四章:老翁直谏言(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今日的饭食都是父老家中糊口的粮食,朕不会白吃,当以金银交换。”

郭从谨也不推却,只泪眼连连看着李隆基吩咐臣下取出携带的金银放在一处。

李隆基惊讶的看了眼郭从谨,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安禄山早有反象,有人到朝廷去告状,陛下却将那些人都杀掉,如果当初听了那些人的谏言,陛下又何至于有今日出逃的窘境呢?”

郭从谨说话毫不留情,直指李隆基的痛处,连杨国忠都听的心惊肉跳,而这个老翁虽然略显拘谨,却毫无惧色。

李隆基羞愧悔恨五味杂陈,他想辩解,当初杀掉那些人自有其中的道理,但此地此时一切的辩白都只能成为笑话,只能以点头表示同意。

“俺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听过不少古时帝王的故事,寻访忠良才智之士,广开言路,这样才不会被奸佞堵塞了视听。当年宋景做宰相的时候,敢于直言犯谏,天下得以平安无事。后来陛下只喜欢听阿谀谄媚的话,就再没人敢说真话了。陛下久居深宫,又怎么能知道宫外的疾苦与乱象呢?”

老翁连连摆手。

“陛下面前,有甚高名大姓了,俺叫郭从谨,当年在哥舒老相公麾下杀过羌狗哩……”

言语间满满的都是自豪。原本哥舒翰被杀之后,其人就是天子面前的禁忌,凡是有眼色的人都不会在李隆基左右提及,现在老翁突然就说起了哥舒翰,杨国忠心中不禁一沉。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李隆基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还拍着郭从谨的肩膀连声赞道:

“百姓忠勇,朕心甚慰,甚慰!”

这当然是一句空话,可郭从谨的自豪言语却让李隆基的思绪跃回了二十年前,开元年间名臣名将如云,姚崇、宋景、张九龄、乃至张说的面孔都一一在眼前闪过,大将王忠嗣威震四夷,倘若此人不死,安禄山又岂敢作乱造反?

郭从谨一句紧似一句,把李隆基批的体无完肤。

久久之后,李隆基才长叹一声。

“罪在朕躬,却悔之晚矣!”

郭从谨听了李隆基的叹息后,竟嚎啕大哭,哭的伤心至极,闻者无不跟着戚然落泪。

久久,君臣哭罢,李隆基又对郭从谨道:

可惜俱往矣,这些人都被他一手或贬逐,或逼死,到头来要用人时,才骤然警觉,自己真真正正的成了孤家寡人。

心念至此,李隆基眼前灵光乍闪,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潼关被攻陷,不知此人现在又在何处呢?想到此人,李隆基只觉悔恨像潮水一样冲击着自己的胸膛。如果当初没有将此人留在长安,如果将此人派往河北,如果将此人派往山东。也许,会出现更多的奇迹,潼关也许就不会有今日的陷落了吧。

然而,木已成舟,再多的假设也只会让李隆基更加的难受,心如刀割。

“陛下,俺有句话不中听,却憋在肚子里很久了,如果不是安贼造反,恐怕这辈子也无缘说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